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创伤后手术的麻醉处理(一)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创伤后手术的麻醉处理(一)

详细内容

作者:周其富 楼静芝 俞渭生 单立新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常因处于应急状态、记忆力差、自控力丧失、动作不协调等,且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易出现意外伤害,需手术处理。分析本院3年来,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创伤后需手术治疗患者31例的麻醉,探讨其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4例,女7例,年龄17~51岁,有大量饮酒史,测血中乙醇浓度430~3341mg/L;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躁动10例、昏睡或浅昏迷14例、深昏迷7例;全身多处刀砍伤(四肢)3例,四肢大血管损伤1例,四肢单处或多处骨折8例,血气胸2例,腹部外伤13例(其中肝破裂2例、脾破裂4例、小肠贯穿伤3例、腹腔多脏器损伤4例),硬脑膜外血肿1例,硬脑膜下血肿1例,脑内血肿2例;血压<12kPa 21例(占67.7%)。

  1.2 麻醉处理

  (1)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吸氧,并快速测定血糖,开放一条上肢静脉(其中1例双上肢双下肢多处骨折者行右颈外静脉穿刺),根据血糖结果输注液体,液体选择上遵循以下原则:对低血压或休克者应输注5%葡萄糖盐水和羟乙基淀粉迅速扩容,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对低血糖者首先静注50%葡萄糖40~60ml,继之以10%葡萄糖静滴;高血糖者可先盐后糖或使用极化液;血糖、血压正常者选用5%葡萄糖盐水,并及时补充电解质。(2)均选择静吸复合麻醉,在保留自主呼吸状态下行气管插管(6例躁动患者辅用咪唑安定镇静后进行操作),气管插管成功后行序贯麻醉诱导,接麻醉机调整好各参数,后行桡动脉、右颈内静脉穿刺监测有创监测(颅脑外伤患者行股静脉穿刺)。(3)手术过程中,根据情况调整麻醉深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合理输液,并进行多次血糖、电解质、酸碱平衡、血气测定,并根据结果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4)手术结束前10min,用氯诺昔康8mg静脉推注行术后镇痛(颅脑手术除外),手术结束后予纳络酮催醒,纳络酮注射液0.4~0.8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随后纳络酮注射液0.8~1.2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其中高血糖患者改用生理盐水注射液,直至患者清醒。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代谢紊乱治疗前后比较

  见表1。表1 代谢紊乱治疗前后的比较(略)

  2.2 意识方面

  除4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未转好外,15例在使用纳络酮后30min内意识清醒、8例在30~60min内意识清醒、4例重度中毒患者清醒时间超过90min。27例意识清醒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安返病房,未清醒患者(合并颅脑外伤)送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