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肝外胆管癌48例的病理与诊治分析(一)

肝外胆管癌48例的病理与诊治分析(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胆管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和治疗

肝外胆管癌为胆道系统中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其部位隐蔽,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当出现症状时往往失去手术根治机会,预后及疗效不佳,平均5年生存率不到10%〔1〕。现将我院1964以来收治的48例原发性胆管癌的病理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48例原发性胆管癌,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34~81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上腹痛、消瘦、发热、乏力、纳差等。发病部位:本组全部患者都行B超及CT检查,发现肿瘤发生在上段胆管24例;发生在中段胆管16例;发生在下段胆管8例。其中9例已经浸润肝、胰腺等或远处转移;高、中分化腺癌仅浸润至浆膜面或局部转移,远处转移者仅2例。

1.2病理观察

将术后标本肉眼观察、光镜观察、HE染色及粘液染色。肉眼观察浸润型29例,此型常累及胆管壁周围,结节型12例;其中8例有胆道手术所致的瘢痕狭窄,同时伴有胆管结石者2例,有4例已累及胆囊、肝内胆管。镜下高分化腺癌24例,中、低分化腺癌7例,未分化腺癌5例,粘液腺癌4例。VG和GS染色示癌细胞之间、癌巢周围的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成分在高分化腺癌中阳性(+++);中、低分化腺癌阳性(++);未分化癌阳性(+);粘液腺癌阳性(+)。

1.3治疗方法

本组41例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切除14例,胆肠内引流7例,胆囊造瘘5例,术前误诊或剖腹探查取活检者8例。另7例未手术行PTCD减黄治疗。

2结果

随访资料较完整的有22例(45.8%)。肿瘤切除10例,存活10~55个月,平均21个月;胆道引流减黄5例,存活1.5~14个月,平均5个月;剖腹探查活检3例,存活5 d~3个月,平均2.5个月;行PTCD引流减黄4例,存活0.5~5个月,平均2个月。

3讨论

由于胆管是起源于前肠形成的肝憩室,因此发生的肿瘤与胃肠道相似,多为腺癌。高分化腺癌由于腺体分化较好,有时与有腺体和纤维组织增生的慢性炎症及硬化性胆管炎难以区别,应引起病理工作者的注意〔1〕。中、低分化腺癌镜下见癌周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组织减少,淋巴细胞少见,所以其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未分化癌由于细胞分化低癌细胞间缺乏连接结构,粘着力低易脱落浸润生长,所以预后极差。胆管癌的不同组织类型与浸润转移的关系也相当密切,一旦发生浸润肝脏、胰腺等或远处转移,预后也较差〔2〕。本组有9例浸润肝脏、胰腺或远处转移,其预后均差,平均存活仅5个月。高、中分化腺癌浸及浆膜层或局部转移,其预后较好,平均存活21个月,这对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