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分析(一)

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许多大学生都怀揣着创业梦代写论文,但能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的是极少数。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环境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环境、市场经济环境、社会舆论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重庆市;制度环境
   
  据重庆市教委的统计,2003和2004年重庆市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仅占毕业生总数的4.2%。比例为何如此之少?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有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公式:B=f(P,E)。其中“B”表示人的行为,“P”表示个体的个性、素质等,“E”则表示个体所处的环境。该公式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的函数,即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美国新制度主义学派的代表道格拉斯・C・诺斯说:“制度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的系列约束。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和正式的法规(宪法、成文法、合同等)组成的。”〔1〕本文着重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重庆市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其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环境究竟如何?
  
  一、政策法规环境
  
  直辖使重庆市享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国家、重庆市先后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如工商部门从快办理登记手续,推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这些政策法规本身如何?其贯彻落实的情况怎样呢?原西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刘洋向永川市就业局申请2万元小额贷款的经历告诉我们,目前的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1.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对国家和重庆市的相关优惠政策并没有详细的了解,有些甚至根本不知道这回事。这凸显政策出台后的宣传滞后的问题。2.一些相关单位还不了解此项政策,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或者办理中“相关部门的手续流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前前后后跑了一个月左右,交通费就花了100多块”,手续繁琐复杂,费时费力又费金钱。3.政策规定,担保人必须是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父母都为农民的农家子弟岂不是就失去了贷款的资格?最需要贷款的人反而贷不上款,政策的“门槛”无疑会让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望贷兴叹,无法迈开创业的第一步。4.贷款金额最高为一个人2万元,这对于白手起家、资金匮乏的创业大学生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实在有“鸡肋”之感慨。5.政策优惠的含金量较小,大多为办事程序中的一些手续费、证件费,这些费用与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资金相比,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而免税优惠是以赢利为前提的,犹如水月镜花,遥不可及。
  为了推动大学生创业,除了关注政策和法规是否合理、健全外,更要关注其能否有效执行。在某些情况下执行比制定显得更为关键。一旦缺乏强有力的贯彻实施机制,再好的政策和法规也将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因此,从学校到相关单位,应该尽快出台与之配套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机制,增加制度供给,加大宣传力度,并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和完善不尽合理的相关制度。
  
  二、市场经济环境
  
  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尤其是变为直辖市9年以来,重庆市民营经济获得飞速发展。2005年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 590亿元,占GDP的比重由1997年的22.8%上升到51.8%,纳税占全市入库税金的44.7%。全市共有51.6万个民营经济活动单位,565万从业大军,成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主渠道和推动重庆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这样评价说:“正是有了非公经济的加快发展,重庆市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得以顺利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才得以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是活力之源,民营经济是富民之路,一个开放的市场和日趋成熟的市场机制对于创业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但应该看到,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不良传统和习惯:重国有轻民营,存在所有制歧视和身份歧视;重管理轻服务,片面强调管理,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执行政策规章生搬硬套,存在滥用职权现象。而以商会为代表的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也阻碍着重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与发达地区相比,重庆民营经济总量不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全市至今无一家规模上百亿的民企集团。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甚理想严重制约着重庆市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因为大学生创业主要是在民营经济领域内进行。
  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首先在于政府职能部门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冲出心理的“大山”,突破思维的“峡谷”,实现传统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换,减少对微观经济及其日常经营的直接干预,把主要精力用在制定游戏规则、简化办事程序、改善宏观环境、搞好建设规划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避免出现在市场经济博弈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角色错位。其次,要大力培育和促进非营利的民间中介组织的壮大,使其在行业自律、抵制外界不利干预、沟通和协调政府与民营经济活动单位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大学生创业普遍缺乏的资金问题,政府可根据国际惯例为其提供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理顺融资渠道,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探索利用技术、专利、知识和信用等担保的融资机制。学校在建立大学科技园,使之成为高科技成果的孵化器时,若能设立与之配套的风险投资基金,必定会更加有效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