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浅谈(一)

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浅谈(一)

详细内容

[摘要]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随着办学硬件投入驶入快车道的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形成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校园精神文化 创新观念 文化功能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隐形文化。它是高校在长期的文化演化中,对各种优秀文化要素的选择、抽象和积淀,并最终成为高校师生内在精神力量的源泉。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所高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
  
  一、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隐形文化。它是高校在长期的文化演化中,对各种优秀文化要素的选择、抽象和积淀,并最终成为高校师生内在精神力量的源泉。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所高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
  1.历史传统。历史传统是指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体现一定的价值取向、目标认同和思维向往的一种高校校园精神。
  2.人文精神。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高校人文精神。高校校园人文精神涉及面非常宽泛,包括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哲学的、文艺的等各个方面。它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想的追求;人格的模塑;操守的推崇。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能促使大学生成长为心中有明确追求标准而确立操守的人,能在纷繁复杂的世态万象面前,以科学的态度分析一切,看待一切。
  3.科学精神。去伪存真、实事求是、怀疑批判、理性实证。传承科学文化知识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弘扬科学精神应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功能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作为高校现实的精神氛围,虽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对学生的成长能产生潜在而强烈的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因而是一种深沉而强大的教育力量。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1.正面导向功能。它主要表现为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目标导向,就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奋斗目标,引导大家前进。价值导向,就是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的作用,使学校师生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标准,即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我们西湖的教师一直在探求何为“西湖精神”,当我们把“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等词语归纳起来的时候,它就是一种价值标准或者说是奋斗目标,因为有了这样的标准和目标,我们的“西湖人”才有了奋斗和拼搏的动力。
  2.凝聚激励功能。就是由校园文化产生的一种向心的内聚力,它可增加全体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增强整体合力。激励功能就是通过校园文化对人心理和情感的刺激,产生向上、向前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我们可以把它叫作“魂”,这是任何一个团队和组织都不可缺少的“魂”。
  3.约束规范功能。校园精神文化毕竟是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各种教育引导、约束因素相互作用其中,暗示、感染、潜移默化的内容、方式交织一处。这些都会对每个个体产生作用,尤其是对其言行起到规范约束作用。这就决定了学校校园文化对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校园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得建设制度文化来约束师生的行为、言语等等,但是,精神文化的约束作用是无形的、隐性的,在一定程度上精神文化的约束作用甚至超越制度对人的影响。这也是我校管理人员一直在探讨的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的问题,校园精神文化的积极建设,对于统一这一矛盾体有较强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