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艳艳的沙草花
详细内容
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往北,在都昌、湖口和星子三县交界处有座美丽的湖上小岛――马鞍岛。
人间四月芳菲尽,2007年6月10日,已是农历四月二十五,早已不是群芳争艳的春天,然而,当我随都昌县作家协会的朋友们一同走进马鞍岛时,却欣然发现美丽的小岛上竟然有一处鲜花盛开的芳草地。
一大片红艳艳的沙草花儿怒放在马鞍岛上的沙地里,让人们觉得时光仿佛还停留在灿烂的春天。
红艳艳的沙草花,一种在岛民的眼里再普通不过的野草花,无视人们对她们的漠视,一年又一年依然傲放,美艳地在岛上开放了不知多少年。一棵棵,无需肥沃的土地,在洁白的沙地上茁壮成长;一丛丛,敢与百草竞峥嵘,在路边的杂草丛中独显风流。倘若多给她们一点点水土,多给她们一点点空间,她们便一片片、一片片竞相开放,仿佛草原的春天,她们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仿佛人工的花圃,她们是万紫千红斗芳菲,于是,山披锦绣,地染灵毓,水添妖娆,人增妩媚。
岛民们在沙地上也种有小块地的庄稼,但即便是下着零星小雨的这天,这些庄稼也有一部分蔫着它们的叶子,而无人过问的沙草花,即便是那娇嫩的花瓣儿也全都抖擞出自在如意的神气。
拔起一棵沙草花,我发现她们的根系颇有些与众不同,接近地表的是千万条须根,却又有主根深入地下。我有些明白沙草花儿为什么能长得这么美丽了,因为她们既能吸收地表的精华,又能吸收地底的灵气,就如今日岛上的岛民们,既能用传统文化滋养自己,又能以现代文明丰富自己。马鞍岛曾走出了不少的举人和进士,还走出了著名的大法师――普超大和尚,崇文之风千年不衰,今天的岛民更上用上了高科技的网络,他们常上网丰富自己,有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双重营养,岛民的生活便也如红艳艳的沙草花儿。
红艳艳的沙草花,土生土长的马鞍村的胡书记和戴主任叫不出她们的芳名,毕业于大学植物专业的苏山乡乡长也说不出她们的雅称。我从事生物学教学多年,仔细观察了很久,甚至难于辩识她们的纲目。花开五瓣,似是双子叶纲植物,然而平行的叶脉又是单子叶植物的一个特征,无奈之下,只能给她们一个普普通能的名字――沙草花。
给这么美丽的花儿取一个普普通的名字,既是因为学术的浅薄,其实也是因为我心中的一点担忧,一种杞人忧天的担忧,我担忧这么美丽的花儿在不远的将来从这个美丽的小岛上消失。于是,如同人们期望孩子能无灾无祸长大而给他们取个猫儿狗儿的贱名,我希望沙草花儿在马鞍岛上千万年生长下去。
马鞍岛临近鄱阳湖黄金水道,站在岛北的湖滩上,来往的船只穿梭般从岛边擦过,小岛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湖滩上牛戏鹭飞,山林间百鸟歌唱,岛山上松茂竹翠,山路幽幽,满山满坡摇曳的芒花,将绿玉般的山坡披上一层淡紫色的轻纱,就连山下的树木也与他处不一般,树干上藤攀萝缠,平添几分原生态风情。登山或临湖西望,匡庐之雄伟立显眼前。由于马鞍岛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的优越性,在倡导旅游休闲人今日,便有慧眼的商家瞄准了马鞍岛这块灵秀之地,拟斥巨资将马鞍岛开发成集旅游、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型度假村。届时,全岛的居民都将搬出小岛,小岛上将兴建起各式各样的现代建筑。
这便是我对沙草花儿担忧的原因。
沙草花太普通了,以至于很少有人了解她们,沙草花能经历自然界的各种考验,在自然界能算得上一个强者,但对于强大的人类就显得太渺小了。倘若,开发商没垂青于她们,倾刻间她们便可能万劫不复,即便是商家的慧眼顾及了她们,她们在人工的花圃中未必就能健康地成长。那时,沙草花将会在这个她们生活了千百年的小岛上永久消失。
如果真是那样,我不知道还有哪些美丽的事物与沙草花儿共命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