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环节教学模式探讨》――提高中职财会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中职财会教育是我国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财会教育又是实践性很强的,我国现有的中职财会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弊端,在众多专业课教师的努力下,我们研究出六环节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财会;实践;教学模式;任务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巨大机遇与严重挑战的时代,世界各国职业教育都在进行着改革。
国外在教学模式研究上也有很多,从美国的杜威到布鲁纳,还有奥苏伯尔为代表的意义接受教学模式;斯金纳为代表的程序教学模式;以罗杰斯为代表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等。他们的特点是打破了教学模式单一局面,开始走向多样化。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从认知目标走向兼顾情感目标,从掌握知识走向探究知识,从归纳走向演绎。
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构建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
一、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了强化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以课程建设为主要载体,希望通过进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建设,真正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对教学模式也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开展了“协同教学”、“合作学习”等实验研究。
近年来,包括会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国际贸易、金融、财税等在内的财经类专业,一直是近几年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都需要财务人员,因此在人才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会岗位处于较前的位置。既然各行各业都有大量财务人员岗位提供,是否意味着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呢?可以说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就像用理论包装的空盒子,只有从大量动手实践中获得经验逐渐填充盒子,才能成就自己。
而在校期间获得实践经验最直接的途径是接受实践性教育,作为向社会输送普通的财务人员的中职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目前做得如何呢?实践教学方面虽然一直在调整、改革(体现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研究),但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高效的财会专业实践教育教学模式。
目前我们财会专业课教学模式主要是传递―接受式,即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实践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该模式由于长期使用,已造成“满堂灌”或者“满堂练”的课堂现象,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一批只能上考场,不能上职场的就业能力很差的学员。
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灵活正确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缩短毕业生的适用期。这就要求我们财会专业课教师去探索适合我们财会专业的新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