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关于江西省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一)

关于江西省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一)

详细内容

论文摘要: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没有教师的发展,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也谈不上有教育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学历合格率低,专业水准不高,职称结构不合理,教育理念与手段滞后等。笔者认为,改变这种状况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教育科研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注重教师反思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师主体的发展体系;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构建良好的学校内部支持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师范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高素质高中教师。
  论文关键词:江西省;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和发展,至2008年底,专任教师有47512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看,江西省的普通高中教师队伍还不尽如人意。首先,从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学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我们最新统计,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86.6%。在具备合格学历的专任教师中,有相当部分是为“顺应”国家对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通过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实施的“三沟通”教育而突击完成的,其中“学”非所用者不在少数。另据我们调查发现,有48.6%的教师把教师作为养家糊口的职业,仅有9.3%的教师将其作为专业或事业。
  本调研.笔者在全省选取了l0个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县市高中学校作为样本.通过座谈和问卷等形式对学校进行现场调查。座谈和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认识;教师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式;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及信息技术情况;教师的学生发展观;教师的课程观及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理念和策略:教师对新型教学方法采用的认识与实施等,以期深入了解全省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一、调查情况与分析
  调查采用座谈、问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查阅有关教师专业发展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问卷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归纳和分析处理。在调查中.采取教师自评的方式填写问卷.问卷内容共包括30个项目,调查对象为10个样本市、县、区的20所城乡高中教师。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法,共发放问卷1021份,收回980份,其中有效问卷953份,占93.34%。
  从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来看,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占教师总数的73.8%;在学历结构方面,城镇高中教师本科率达到91.4%,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包括在读研究生和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获得结业证书)重点高中为11.6%;农村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82.5%,硕士研究生学历几乎为零,专科学历比例占l1%,其余为中师学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计算的本、专科学历均包含在职函授或脱产进修等方式获得的学历资格,城镇高中教师中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比例不足55%,农村不到15%。
  从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科结构来看,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较小.尤其在农村高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更小,大多数教师现有职称为中级和初级,职称结构很不合理。在学科分布方面,英语、语文、数学三个学科教师数量比例最大,配备较齐全,而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并呈均匀分布态势,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数量很少。甚至短缺。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基本上属于零设置状态。另外个别农村高中学校还存在着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相符的现象。教师中94.7%毕业于师范院校或其他学校,均取得高中教师资格证,在教学基本技能和教育理论方面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从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认识来看,教师自身有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的要求,有自我提高计划的教师占87.5%,在本科学历教师中.39.7%的教师有进一步提高自己学历至研究生层次的愿望,47.8%的教师愿意选择短期培训形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者则愿意选择函授等形式提高学历。所有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有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不过希望形式能更加灵活方便,并且不流于形式;69.3%的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对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也比较满意。但同时表示压力很大。
  从教师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式来看,教师对自身素养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学历提高上,一部分教师还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比如寒暑假期的培训,对教材、教法的讨论,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教师问的合作和自我反思,就自己的教学体验撰写论文与其他老师共同分享等等,但以县或学校为组织主体的区域和校本培训过少.远不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在这方面南昌市做得较好.市里和区域间组织的培训达到年平均8.2次.且已常态化;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大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水平上,理论性不强,有明确科研意识的教师不足50%。
  从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及信息技术情况来看.城镇高中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呈多元化,但以网络和图书馆为主。农村教师主要通过教学参考书获取,较少使用网络和图书馆。被调查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方面的能力普遍不高,熟练掌握的比例不足46%,农村教师比例更低,不到30%。城镇高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平均占37%。而农村只占课时的9%,且网络教学条件基本不具备。
  从教师的学生发展观、课程观及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理念和策略方面来看,93.3%的教师认为应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把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及学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评价的主要方面,这是对以往学生发展观和评价体系的突破和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注入了理性的养分。但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学校内外评价机制的滞后和不完善.这种理性的学生观和对学生的评价策略还更多地停留在观念层面。在实践中仍不能很好体现。
  从教师对新型教学方法采用的认识与实践来看.近95%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切为了高考,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加班加点,实施题海战术,新型教学方法如合作、探究等方法几乎不用。但可喜的是已有27.6%的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以师生互动、实际操作、情境教学或实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直至问题解决,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另外。农村高中学校教师由于专业意识不强,加上学习环境条件不足,学习或培训机会少,存在部分教师知识水准较低,结构不完整,知识老化,且知识更新比较慢,参加脱产学习和外出课程进修的比例不足10%,教育硕士如凤毛麟角,专业不相符的情况也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底蕴不足.这明显不适应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来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较弱.79.7%的教师仍然靠教学参考书获取教学资源.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单一.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掌握不够,利用较少;教学方法更新能力不足;反思意识淡薄,反思能力较弱,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有待提高。
  从教师的专业情感来看。当前有61.4%的高中教师存在专业情感欠缺。由于高中课程结构、内容、评价、管理等变革大、要求高,教师普遍反映不适应,教学工作繁重,身心疲倦,压力很大.职业倦怠感很强。有l1.4%的教师由于对新课程无法适应,失去信心,产生畏惧心理,存在不良情绪,缺乏职业期望和职业成功感。无法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来看,有28-3%的教师其专业发展意识不强。被调查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不同.既有45~59岁专家型或经验型的老教师,30岁正处于教师职业发展鼎盛期的骨干教师,又有20多岁刚毕业的新手。由于长期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外在于教师主体的发展模式.即“外控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自身在其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淡薄,自主发展的能力低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空间被剥夺.以至于47.8%的教师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意识.专业自主性不够,专业信念缺失或不足,64.7%的教师是在被动接受或适应着教育教学的变革而不是主动去迎接,这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速度。
  二、思考与建议
  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没有教师的发展,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也谈不上教育的全面发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面对这一迫切的现实需求,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改善自身专业地位的过程,是外部客观环境的支持与教师自身内部的努力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的结果。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表现为两种形式: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具体地说.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师范生毕业即获得任教资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教学上足以胜任,更不能说明他是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人员。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周期,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其次,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专业人员,其发展的内涵是多层次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情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质量提高的过程。再次,教师专业发展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专业发展首先离不开教师教育制度及教研制度的配合。更为重要的一点,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专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主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主动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忽视。最后,教师专业发展既包含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又包含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教师专业是一个内在的包含着无数个体的群体组织,只有首先实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目标才有可能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