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的新特点出发,提出了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观点,并且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留心关键词语、归纳段落主题、串联主要细节等主要技巧。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阅读习惯习 惯培养
相对普通高校,高职(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英语教学有其新特点。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发现新特点并且针对这些新特点制订新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新特点:
一、教学对象区别于普通高校学生
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主要是职高、技校和中专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普通高中毕业生。相对普通高校学生,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英语基础较差是比较突出的现象。
2.高职英语教学有新的标准
2000年10月,针对高职、高专、成人专科教育的特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按照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的基本培养要求,在总结10年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提出高职英语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大方向。
针对这样的新特点,我们在高职英语教育中不必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语言学理论方面的教育,而应当利用多种教学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应用能力,为高职毕业生迈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reading)是学习外语获得各方面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非外语环境下学习外语时,阅读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地道的书面语言。阅读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它的目的在于以尽量少的时间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为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就要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养成。
1.训练视力(vision),把握速度,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
阅读靠视力摄取文字符号,通过大脑进行解码和编码,将文字符号转换成可理解的信息。因此,视力直接影响阅读效率。要发挥视力的作用,应扩大视幅。在阅读过程中,人们的目光并不是在一行文字上连续运动,而是微波式地由左向右移动。每隔一定的距离有短暂的停顿,这对眼睛休息,大脑消化都十分有益,所以扩大视幅,聚中视焦,十分重要,而摇头晃脑,往往影响视力发挥作用,应当克服。计时阅读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阅读完毕,记下止读时间,即可计算出本次阅读速度。随手记下,长期坚持,必能收到明显效果。
2.克服声读习惯,养成快速泛读(extensive reading)的习惯
声读即有声阅读,是影响英语读速的一大恶习。许多人受朗读的影响,阅读英文时不知不觉读出声来,或在心里默默体味词的发音,即默读。默读实际上就是“头脑潜在的声读”。无论声读还是默读,都会延长文字信号转换为信息的编码过程,阅读速度因此受到限制。因此,要提高阅读速度,只需用眼睛及大脑对印刷符号的含义做出反应即可,并有意识地闭嘴,发音器官不要介入,以此来克服声读。更重要的是,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通过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来限制声读这一不良习惯的介入,慢慢地纠正声读的恶习。
3.克服逐字阅读(指读)习惯,养成按意群视读的阅读习惯
逐字阅读是指用手指指着读。这种方法人为地限制视线移动速度,影响阅读效率。在正常情况下,阅读理解是以意群(包括词组、短语)为单位的,而不是单个的词,以通过过渡词语的连接取得思维逻辑的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