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一)
详细内容
论文摘要:网络远程教学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支持下.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热点。网络课程的开发对于网络教学的实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受技术水平、设计者的思想观念、硬件设施条件、开发人员素质、学校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的网络课程出现了许多令人困扰的问题.使得网络教学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强调自主学习、情境、会话、协作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文章拟从网络课程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探讨如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网络课程设计。
论文关键词:网络课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网络课程设计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基础的网络教学具有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特点.满足了信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而使得网络教学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主要趋势之一。网络课程作为开展网络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其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网络教学的效果。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如设计者素质、技术水平、客观环境和条件、学校的重视程度等,网络课程出现了许多令人困扰的问题
一、网络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资源匮乏.不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目前许多网络课程只提供有限的学习内容或简单的资源链接.而没有为他们提供系统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库。对于所有的学习者而言,在他们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时.就需要课程来提供大量的相关案例或现实的问题.使他们在解决案例或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课程的设计者或者教师基本上是无法预测学习者的原有知识能力水平.并且他们在设计网络课程时也不可能做成百科全书式,而只能关注本课程的知识学习.这样对于那些原来对该领域不是很了解的或者没有基础的学习者来说.就有了相当大的困难尤其是对于那些难度很大或者牵涉到许多原有基础知识的学科.这些学习者就特别需要与此相关知识的资源库.来进行辅助学习。当前,许多提供网络课程的学院提供的所谓学习资源也只是一些简单的网站链接而已,有些甚至连网址都没有,这些都是很不利于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的。
(二)忽视学习内容的情境化和多媒体化
网络学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创设情境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要求网络课程提供的不仅仅是学习材料,更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现行大部分网络课程只强调知识传授.一进去就开始进行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的知识教学.而并没有给予相关的情境导人.没有给学习者设置较真实的学习情境,跟课本搬家没什么区别,这让学习者无法进行小组协作、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学习方式的意义建构。学习者在学习时.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这极大地限制了网络教学的效果。并且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较单一呆板.而没有体现出多媒体化.目前大部分的网络课程的知识内容要么就是书本的搬家。要么就是课件重放,根本就没有做到多种媒体的整合。
(三)缺乏协商交流系统,影响了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目前许多网络课程只关注自主学习的设计.忽视了对协作学习支持的设计.不利于学生高级思维的培养。因为缺少了协商交流系统,致使一些学生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中。易使学生陷人孤独怪癖的性格中.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例如;当一个学生遇到困难时,则可能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或者讨论。进而不得已终止学习,导致影响整个学习进度。在目前的网络课程中,过分强调了学生是主体,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监督者、实施者、指导者。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指导、督促及帮助的作用,仅限于教师的电子邮件交流、在线答疑、师生讨论;同时忽视了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缺少教师对讨论交流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监督和对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关注。
(四)缺少强大的导航系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空间相对显得自由.清晰的导航系统能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在可控的学习环境中学习.避免学习者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或者迷航。目前一些网络课程提供的导航系统不够便捷化.不能让学习者一目了然.比如当一个学习者在应该继续下一步的学习时,此时他联想到先前的知识要回去查看,但是此网络课程提供的导航系统则让他只能够有两种选择.要么是继续进行,要么是回到首页目录.这样就大大影响了他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影响完整意义的建构在网络课程导航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对不同知识水平学习者学习能力的考虑,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而言可能是I罗嗦或者多此一举,但是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而言很可能是相当具有难度的.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消化理解所学知识。
(五)过于追求界面的美观.而忽视教学支撑环境的设计
目前的许多网络课程都在追求界面的华丽和美观.他们用许多图片和五颜六色来丰富界面。使得界面看上去确实很美观,但是使用起来却很不方便,忽略了实用的考虑,不够便捷.并且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与此同时则相应地忽视了教学支撑环境的设计.比如忽视了虚拟学习空间的设计.忽视了提供学习过程方面的工具.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协作学习的开展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最终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六)缺少测评系统,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从网络课程的设计角度而言.现在许多网络课程缺少完整的评价测试系统.要么就只是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习者自身各方面能力的评价.要么只考虑对学生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么只考虑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对教师的评价.还有的忽视对学习资源的评价.等等当学习者已经学完某一知识单元时.因为缺少有效的评价测试系统而不能对自己进行检测.致使不能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这样很容易使学习者陷人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之中.最终影响整个学习过程.也不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甚至有些网络课程提供的评价测试系统.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客观题.很少有基于案例分析和现实问题的主观题.对于做题的结果也只是判断对与错而根本就没有给出合乎其理的评语与分析,学习者只能自己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涉及主观解答的问题.并不能使学习者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就降低了学习者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同时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不是教师的传授得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并且是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取知识.来获得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从属地位.同时扮演着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等角色,进而起着辅导、支撑、激励、监督等作用。
2.基于真实任务的情境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真实的学习任务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且结合各种情境的特殊性,进而对知识进行再创造。
3.协作性、社会性的学习。当学习者遇到问题时,可与其他学习者或者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都与周围环境发生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因而是协作性的、社会性的学习
4.开放式的学习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定位了学习者和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对于我们的网络课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个性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时,应该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各种平台.充分体现出个性化。
2.强调各种情境的设计.体现多媒体化和情境化由于互联网向宽带发展.使网络课程的多媒体传输成为可能.从而为创设各种情境提供了条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来进行知识的建构.完成自主学习。
3.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体现开放性和共享性学环境是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的重要场所.创设开放高效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很有意义.如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相应的链接网址.让学生对于同一知识内容.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让学生在对多样看法进行交叉思考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