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开展腹腔镜手术252例临床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总结我院开展的腹腔镜手术,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我院应用电子腹腔镜开展腹腔镜手术252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中转3例。结果 252例腹腔镜手术中,249例顺利完成,术后出现胆漏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中转开腹3例,均治愈。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是安全的,但必须加强技术训练。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基层医院;医疗安全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开展的新技术,该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皮肤美观、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国自1991年开始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经过医务人员的不断努力,腹腔镜手术日趋成熟,并广泛开展,现在腹腔镜手术不只在大医院开展得好,同时在向中小医院及基层医院普及,下面结合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经过,谈谈基层医院如何安全开展腹腔镜手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4年7月引进日本奥林巴斯S7电子腹腔镜系统,30°镜,至今共开展腹腔镜手术252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1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腹腔镜附件手术18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3例(四孔法);男110例,女142例;年龄18~80岁,平均52岁;高龄患者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或确诊冠心病12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3例;有腹部手术史8例。
1.2 治疗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胆囊颈管用钛夹夹闭或可吸收线缝合,胆囊动脉钛夹夹闭,胆囊床用电钩切割;腹腔镜阑尾切除采用阑尾根部及阑尾动脉钛夹夹闭或阑尾根部套扎法;附件手术采用双极电凝阻断血管后切除法;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采用可吸收线镜下缝合法,常规腹腔引流。
1.3 结果 252例腹腔镜手术,术后顺利康复,全部治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现胆总管损伤3例,均为微小损伤,主要术中表现为胆漏,经镜下缝合或引流治愈,中转开腹3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主要原因为炎症重、粘连重、胆囊三角解剖不清。
2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也在向前发展,基层医院也应不断引进和发展新技术,基层医院的特点是:多数医院未开展腹腔镜手术,无相关的高档配套设备,如彩超、三维超声、ERCP检查、胆道镜等,也无相关的技术支持。我院开展腹腔镜工作的过程证明,只要加强手术操作的训练,同时小心谨慎地操作,基层医院也可以安全发展腹腔镜手术,对如何安全开展腹腔镜手术,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2.1 选派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 大多数基层医院未开展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现阶段主要在大型综合医院或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开展较为成熟,这些医院病源量大,开展腹腔镜早,手术病例多,医务人员积累的相关知识多,经验丰富,腹腔镜手术开展得很成熟。对腹腔镜技术的掌握,要求外科医生有较深厚的手术功底,对解剖熟悉,经过1~2年的正规腹腔镜专科培训,使外科医生改变已往的单纯在直视下手术,转变为在平面图像监视下手术,这个过程开始的初期,由于触觉的丧失,立体视角到平面图像的转变,使外科医生在短期内不能尽快适应,熟练操作需要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所以,选派理论基础好、有深厚手术功底的优秀外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做专业的腹腔镜学习,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通过学习,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基层医生可尽快掌握腹腔镜的基本操作技术,避免直接开展手术导致的高医疗风险,从而尽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我国早期腹腔镜手术开展一段时间后,很多医院终止腹腔镜手术,就是因为探索阶段技术不成熟,损伤并发症多所致。学习时间的长短,我们的经验是至少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