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医学院校后续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医学院校后续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详细内容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片面强调大学英语的公外地位和工具作用,过于重视四,六级通过率,而忽视了语言教学的延续性和阶段性,接导致高等院校后续英语教学的不足,特别是不易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专家们指出,后续教学不落实,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就只能是一种奢望,从(小)中学到大学基础阶段花费长达8至10年的英语学习也将前功尽弃。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邵永真教授就曾明确指出:“当前大学阶段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不少学校只看重四级通过率,忽视甚至取消应用阶段,即三、四年级的后续教学,因而使学生无法完成从学习英语到使用英语的转换”[‘l。他把后续阶段称之为应用与提高阶段,对后续阶段教学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即在基础阶段完成基础教学后设立应用和提高阶段,拓宽现行大纲的专业阅读阶段的教学内容,对在基础阶段已完成较高要求(即英语六级)的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级水平要求”。
作为培养专门医学人才的医学院校同样面临这一问题的严峻挑战。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只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大学前两年的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完成后,并未专门开设专门的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绝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是四、六级一通过,英语教学就算完成。以我校为例,尽管第三、四学年开设了口译课及高级英语写作课,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几乎是空白。教学思想上的忽视,课程设置上的滞后,以及基础英语教学阶段“重考试,轻能力”的教学现状,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匾乏和后续英语教学的困难。很多学生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以及继续深造时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见,后续英语教学已经成为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能的瓶颈和制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加强医学院校后续英语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