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马克思主义>试论院校培训体制转变后图书馆的协调发展(一)

试论院校培训体制转变后图书馆的协调发展(一)

详细内容

【摘 要】针对军队院校培训体制的调整使军校的培训任务发生变化这一现状,本文就图书馆适应转型需要,从建设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馆藏资源体系的重新规划、新的服务保障平台的打造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分析论述,提出了新形势下图书馆协调持续发展的措施办法。
  【关键词】培训体制 体制转变 图书馆发展 军队院校
  
  一、根据院校新的办学定位抉择,重新确定图书馆建设发展目标
  
  军队院校教育训练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主动适应军事训练转变为牵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培养信息化人才为目标,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按照“需求牵引,综合集成、质量至上、信息主导、能力本位、训用一致”的原则,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构建一体化保障平台,开创信息化条件下教育训练改革新局面。
  新的办学定位抉择,要求图书馆要重新确定建设发展目标,实现“三个跨越”。即:“在发展方向上,实现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跨越;在资源利用上,实现由协作协调向联合共享跨越;在服务方式上,实现由单一服务向多元服务跨越。”这是一个在我军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的进程中,军校图书馆适应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需要,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知识传输网络化,提高知识服务水平所面临现实课题,同时也是院校图书馆在现阶段的新任务和新目标。
  
  二、根据院校新的学科专业梳理,重新规划馆藏资源体系建设
  
  1.调整优化馆藏资源学科结构
  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按照前瞻性、针对性、特色性的要求,加大新增学科和任职教育馆藏文献的收藏力度,加大与学院重点学科专业紧密联系的馆藏文献比重,建成特色鲜明的信息资源保障新体系。
  2.调整改善馆藏资源形态结构
  努力改善现有文献类型结构,从目前印刷型为主的馆藏结构逐步过渡到印刷型文献、网上文献和其它电子出版物并存互补的多元化资源结构体系。跟踪国内外专业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现状,及时引进与本馆功能作用相适应的数字资源、大型数据库,从而提升文献信息保障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3.调整拓宽馆藏资源收集渠道
  在通过常规渠道收集国内外、军内外各学科公开出版物等文献资料的同时,要注意拓展非常规文献资源收集渠道。
  4.建立丰富的特色文献数据库
  抓好特色、原生数据库建设,使入藏的文献数字化,力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发展。除了要根据本院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系统收藏特色文献和购置一些有学科特色的专题文献数据库以外,还应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开发建设好有本馆专业特色的精品数据库。图书馆积极与机关、各单位协调,收集了本院历年毕业的研究生论文、历年学术年会论文、各专业教材等资源,并紧紧依靠专业教研室收集整理了特色鲜明的专业资源,利用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系统,建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本院学术年会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作战资源全文数据库》、《信息技术与军事动态》等数据库。注意与相关情报部门密切协作,积极吸纳数字化的专业文献资料,形成特色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