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复方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31例疗效观察(一)

复方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31例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1例。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复方丹参注射液6 mL;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两组均为2次/d,疗程3~5 d。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评估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肺部病灶吸收时间,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是临床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小儿支气管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黏膜、肺泡或其间质炎症改变,临床症见咳嗽、咳痰、气急、发热,听诊两肺散在湿性?音,X线征象多为斑片状阴影,抗感染及对症处理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体耐药性逐渐增加,使病情迁延、疗程延长。为了提高抗生素疗效、缩短疗程,笔者通过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观察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明确诊断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4岁24例,4~6岁7例。发病时间:3 d内5例,3~5 d 17例,5 d以上9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发热31例(37.5 ℃~38 ℃ 4例,38 ℃~39 ℃ 18例,39 ℃以上9例),咳嗽31例,肺部?音29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10)×109/L 6例,>10×109/L 25例。23例经X线胸片检查,均显示肺纹理增粗或不同程度的斑片状阴影。对照组29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4岁22例,4~6岁7例。发病时间:3 d内4例,3~5 d 17例,5 d以上8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发热29例(37.5 ℃~38 ℃ 5例,38 ℃~39 ℃ 16例,39 ℃以上8例),咳嗽29例,肺部?音26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10)×109/L 6例,>10×109/L 23例。22例经X线胸片检查,均显示肺纹理增粗或不同程度的斑片状阴影。60例患儿既往无哮喘史,且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胸片检查方面比较,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采用吸氧、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化痰等相同的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6 mL/次,加生理盐水至20 mL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两组均采用超声雾化器,以5 L/min的速度雾化吸入,15~20 min/次,2次/d,疗程3~5 d。记录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肺部体征消散时间、胸片改善情况、总疗程时间和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5~7 d,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肺部?音消失,胸片病灶吸收。有效:治疗5~7 d,临床症状减轻,肺部?音减少,胸片病灶未完全吸收。无效:治疗5~7 d,临床症状、体征未改善,胸片病灶未吸收。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气促、咳嗽、肺部?音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住院时间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2.3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 %,对照组总有效率75.86 %,两组之间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表2两组患儿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