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灌肠的护理技术(一)

灌肠的护理技术(一)

详细内容

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不保留灌肠又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少量不保留灌肠。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目的,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称为清洁灌肠。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方式的灌肠。
1.大量不保留灌肠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再次告知并核对;请无关人员回避,关闭门窗,屏风遮挡;嘱病人排尿。(2)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褪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垫橡胶单和治疗巾于臀下,置弯盘于臀边。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保护病人隐私。(3)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筒内液面高于肛门约40-60cm。(4)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尽管内气体,夹管。一手垫卫生纸分开肛门,暴露肛门口,嘱病人深呼吸,一手将肛管轻轻插人直肠7-10cm。固定肛管,开放管夹,使液体缓缓流入。(5)密切观察筒内液面下降和病人情况。如液面下降过慢或停止,多由于肛管前端孔道被阻塞,可移动肛管或挤捏肛管;如病人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嘱其张口深呼吸放松腹部肌肉,并降低灌肠简的高度以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如病人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立即停止灌肠,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6)灌肠液即将流尽时夹管,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其尽量保留5-10mm后,再排便。(7)不能下床病人,给予便器,将卫生纸、呼叫器放于易取处。协助能下床病人上厕所排便。(8)排便后及时取出便器,擦净肛门,协助病人穿裤,整理床单位,开窗通风观察大便性状,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9)清理用物。(10)洗手,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内记录灌肠结果。
2.小量不保留灌肠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再次解释并核对。请无关人员回避,关闭门窗,屏风遮挡。(2)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褪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垫橡胶单和治疗巾于臀下。(3)将弯盘置于臀边,用注洗器抽吸药液,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夹管一手垫卫生纸分开肛门,暴露肛门口,嘱病人深呼吸,一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4)固定肛管,放开血管钳,缓缓注入溶液,注毕夹管,取下注洗器再吸取溶液,松夹后再行灌注,如此反复至溶液注完。
(5)注入温开水5-10ml,抬高肛管尾端,使管内溶液全部流入。(6)夹管或反折肛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轻轻拔出,放人弯盘内。(7)擦净肛门,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其尽量保留溶液10-20mm再排便。(8)协助病人排便,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3.清洁灌肠
1)目的彻底清除肠道内粪便,为直肠、结肠检查和手术做肠道准备。2)方法反复多次进行大量的不保留灌肠,首次用肥皂水,以后用生理盐水,直至排出液无粪质为止。3)注意事项灌肠时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高度不超过4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