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
详细内容
昨天的轮回
中国人常说,十二年是一个轮回。从1998年到2009年的十二年间,中国房地产无论在开发面积,还是在销售金额、销售价格上,都实现了狂风巨浪式的飞跃。简要地说,中国房地产的这十二年,经历了两次“革命”与两次“调控”。
第一次革命开始于1998年底,是一次对于需求的历史性革命。1998年,中国福利分房制度被货币分房制度取代,分税制提出,中国的税收制度分为国税、地税两种,这为未来中国的土地财政播下了种子。于是,从1999年到2002年,中国的房价保持着每年10%的平稳涨幅,房地产市场从此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时期。房价上升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价格上升。
经历了平稳上升之后,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中国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发展,出台国发[2003]18号文,将中国的住房市场完全市场化,房地产行业也被明确定义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市场看到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如果说从1998年到2003年的前六年是房价带动地价的过程,那么从开始的后六年则体现在地价推动房价。2004年,针对供应的第二次革命开始了,“土地招拍挂”制度出台,从此,中国房价开始快速拉升。
在“土地招拍挂”的土地供应背景下,加之前些年房价节节攀升的形势,中央开始了第一次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重大调控,调控从上海开始。在这次调控下,市场逐渐归于了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7年,经过两次革命性改革,尤其是土地供应的改革后,地价猛涨,地价推房价更加明显。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天价地”,出现了“面粉比面包贵”、“地王推楼王”的现象。于是,楼市迎来了2008年初的第二次调控,在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又从冷转热,房价再次快速上升。
明天:向上趋势不会变
十二年,中国房地产在两次革命性的变革下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房地产市场一年的销售面积从最早的1.2亿平米上升到2009年的9.3亿平米,市场的蛋糕从开始的2500亿增长到2009年的4.4万亿,价格也从最早2000元的均价达到了4800元的新高度。
十二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聚性和规模性也达到一定水平,如今“百亿俱乐部”的开发企业月销售额已相当于了其十年前全年的销售额;同时,代理公司、中介公司、咨询公司、设计院等房地产行业链中的子行业公司也得到了成熟的发展。
当然,问题也逐渐凸显。一方面,商品住宅市场的单轨制运行所体现出的矛盾日益尖锐。保障房体系严重欠缺;另一方面,数据的缺位与失真现象明显,更为突出的是,政府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执行力度的不确定性。
总结这十二年的得与失,对于未来行业的发展前景,不难做出判断:第一,地价和房价将得到进一步上升。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向上趋势不容置疑,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第二,单轨制向双轨制方向不断完善发展。国家正着手推进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房系统,整个住房保障体系将会在下一轮逐渐完善。第三,房地产和金融的对接将更充分。未来,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无法进入这个行业,尤其对于开发企业而言。而对于资金的需求也促进了国内众多基金公司得以发展。第四,利润的核心从依赖地价的增长转变为对创造产品溢价能力的转变。第五,产品的溢价方向将充分体现在人性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研究开发。第六,政府把控和引导市场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第七,中国房地产各类市场上的数据真实性、系统性将得到更好完善。第八,开发企业的规模性和集聚性将更为充分。下一轮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千亿销售额企业。第九,中国房地产开发链中的各行业将有更成熟的发展。综上所述,房地产行业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