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九年级数学教案>2015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梯形学案

2015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梯形学案

详细内容

第21课时 梯形
【知识梳理】
1.梯形的有关概念:一组对边_______,而另一组对边不_______的四边形叫做梯 形;_______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_______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2.等腰梯形的性质:
(1)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两个内角________.
(2)等腰梯形两条对角线________.
(3)等腰梯形是_______对称图形.
3.等腰梯形的判定: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___ ____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梯形中作辅助线的方法:
(1)平移一腰,将梯形分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2)平移对角线,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
(3)延长梯形的两腰交于一点,构造三角形和梯形.
(4)从一底的两 端向另一底作垂线段,构造矩形和三角形.
(5)连接一个顶点与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交于另一底的延长线于一点.

【考点 例析】
考点一 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
例1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C⊥BC.将梯形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DC边上的A'处.若∠A'BC=15°,则∠A'BD的度数为_______.
      
提示 根据梯形及轴对称的性质得出∠BDC=45°,从而可知△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由∠A'BD=∠CBD-∠A'BC求得度数.
考点二 等腰梯形的性质
例2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B=90°,AB=7 cm,BC=3 cm,AD=4 cm,则CD=_______cm.
提示 过点D作腰B C的平行线交AB于E,构造平行四边形和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AE的长,就可以通过BE求CD的长.
例3已知在等腰梯形A BCD中,AD∥BC,AC⊥BD,AD=3, BC=7,则梯形的面积是 ( )
A.25 B.50 C.25 D.
提示 因为梯形的两底长已知,所以只求高就行了,若把对角线AC平移到DE处,则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AD=CE,于是求梯形ABCD的面积可以转化为求△ DBE的面积.
考点三 等腰 梯形的判定
例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为BC的中点,BC =2AD,EA=ED=2,AC与ED相交于点F.
(1)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2)当AB与AC具有什么位置关系时 ,四边形AECD是菱形 ?请说明 理由,并求出此时菱形AECD的面积.
提示 (1)需要证明AB=DC,只要证△AEB≌△DEC
即可;(2)本题为条件探索型问题,当AB⊥AC时,四边形
AECD是菱形,此时△ ABE为等边三角形,易得BE边上的
高,即为菱形AECD的高,进而可求出菱形AECD的面积.

【反馈练习】
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B=80°,则∠D的度数是 ( )
A.120° B.110° C.100° D.80°
     
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M是AD的中点,且MB=MC, 若AD=4,AB=6,BC=8.则梯形ABCD的周 长为 ( )
A.22 B.24 C.26 D.28
3.如图,在等腰梯形A BCD中,AD∥BC,BD⊥CD,E是BC的中点,且DE ⊥AB,则∠BCD的度数是_______.
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 ,延长线段CB到E,使BE=AD,连接AE、AC.
(1)求证:△ABE≌△CDA;
(2)若∠DAC=40°,求∠E AC的度数 .

参考答案
【考点例析】
1.30° 2.2 3.A 4.2
【反馈练习】
1.C 2.B 3.60° 4.(1)略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