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人格的培养(一)

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人格的培养(一)

详细内容

人格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含。它包含了个体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感、行为准则、毅力意志和协调相融等诸多因素,是个人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侧重学生智力的教育,忽视学生人格的培养,现在其恶果正不断显现出来。女学生以当二奶为时尚,男学生以打教师为荣耀。北有西安“药八刀”(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开车撞人后杀人)、南有上海“汪九刀”(留日学生汪某虹桥机场弑母)事件,真叫人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没有信仰、唯我独尊、无所畏惧,这就是现在多数学生的真实写照。这一切无一不在警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人才培养,应德育先行,要将学生人格的培养提升到关乎民族存亡的历史高度!这一重任无疑首先落在各类学校班主任的肩上。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提升班主任自身素养,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往往能成就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如何使自己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1、终身学习,以渊博的知识吸引人
网络时代的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一个知识渊博、谈吐高雅、幽默风趣的教师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偶像,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做为一个教师,如果总是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应该加强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争取做学生心目中的“百事通”和“万能教”,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崇敬。
2、与时俱进,以先进的理念教育人
当今时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有成就的班主任很多,他们的成功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如全国著名班主任魏书生,主编出版了十多部教育论文集和专着,其中《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班主任工作漫谈》深受广大教师欢迎。全国优秀班主任金熙寅的专着《班主任书简》,成为年轻班主任的指路明灯。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高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不断学习专家的先进经验,总结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可以使我们更专业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贴近学生生活,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3、坚守信念,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
最近有一位北师大的董姓教授在博客中对他的学生说:“你们到了40岁没有挣到4000万不要来见我。”教授尚且如斯,学生情何以堪!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教师有责任守住这一片道德的净土,以确保莘莘学子不被世俗污染。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班主任更要有沉重的使命感。因此,我们要耐得住贫寒和寂寞,自觉地抵御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守住心灵的宁静,慎言慎行、胸怀坦荡,始终保持高尚的人格,在大事小节上都成为学生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的楷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必将催生出大批高素质“影子班主任”。
二、培养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合作的人格倾向
沟通能力是人格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心灵交流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时,班主任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营造和谐氛围,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定期跟学生谈心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与关爱;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学生乐于畅所欲言,感受到交流的快乐与愉悦;做好家长的工作,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制造交流话题,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与温暖。
2、循循善诱,让学生掌握交流与合作的技巧
要让学生在交往中树立平等的观念,养成谦逊热情的态度,要善于倾听他人讲话,学会宽容,乐意接纳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
3、拓展渠道,让学生敞开心扉交流
设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如班级辩论会、班级亲子活动、义务帮扶活动、班际或校际联谊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信赖和友谊、懂得珍爱和关怀。另外,要鼓励学生养成记日记、写信、寄明信片的好习惯,敞开心扉,全方位提高交流沟通的能力。
三、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人格特质
抗压能力也是人格特质的重要成份。过度保护、娇生惯养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要么使孩子形成怯弱的性格,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极度低下;要么让孩子形成孤傲蛮横的性格,变得唯我独尊、为所欲为。富士康“十二连跳”、“汪九刀”等事件正是这两种情况的极端表现。爱孩子,就要着眼于孩子的未来,要让孩子经受各种挫折,在历练中不断成长,学会处事、做人和生存。做为班主任,有责任让自己的学生接受适当的挫折教育,让学生变得坚强和成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与家长沟通
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让学生分担适当的家务,如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刷碗、种菜、购物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开展各种集体活动
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接受挑战的机会,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交往能力。如各种学科竞赛、体育竞技、演讲比赛、家务或劳动能力竞赛、才艺展示、军训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活动过程中,教育学生要有坦荡的胸怀,不要过于在意成绩和荣誉、成败与得失,重在过程的参与,失败乃成功之母。
3、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惩戒教育
让学生体验挫败的感觉,逐渐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变得理智与成熟。班主任要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但是必须要有适当的批评教育,错误严重的还要进行适当的处罚或惩戒,不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不畏惧教育观念落后的“罪名”。在批评教育过程中争取家长、领导和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做好铺垫和善后工作,坚持以理服人,不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和身体上的伤害,让学生心服口服。
4、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
召开经常性的主题班会,介绍各种模范人物的成功事迹。如斯蒂芬・霍金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坚持工作、艰苦探索,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聋哑演员邰丽华在无声的世界里顽强进取成就了《千手观音》,被称为最美的舞者;盲人演员杨光身残志坚,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被誉为光明的使者。事实证明,苦难和逆境往往是一笔财富,“不经风雨,焉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