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业教育论文>青年教师培养和考核模式构建研究(一)

青年教师培养和考核模式构建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青年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教育、教学、科研、师德等方面,提出建立并完善适合青年教师培训模式和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探索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师角色 培训模式 考核评估

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宝贵遗产的继承者、传播者和新知识,新文化的创造者,是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组织者、实施者。学校能否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

一、青年教师角色心理适应

青年教师不仅从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从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还要求青年教师对教师角色进行心理适应。
1.角色形象适应
这是指进入学校的青年教师要在外部形象上适应社会对教师的期待,青年教师必须尽量适应学生的期盼,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青年教师对角色形象的适应,实质是教师在外部行为表现上对职业形象的模仿,这是角色适应的表浅层面。
2.角色责任适应
就社会职责分工而言,教师担负着培养年轻一代的任务,因此青年教师一方面必须适应职业的要求,明确自己的角色职责,以完成与实现人类社会的知识经验传递,社会人才的培养等,另一方面,教育者这一角色的教育功能与影响又是多方面的。青年教师必须明确教育所赋予自身主要职责的基础上,恰当考虑正确处理好自身担负多种角色。
3.角色的自我人格适应
这是指教师从个性上进行个人自我修养,形成角色心理的内化与人格化,形成稳固的教师人格,教师在获得相应的角色经验,技能从形象与职责上进行角色适应之后,还应从自身的人格或个性方面进行塑造与锻炼,培养起适应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气质”。

二、青年教师培训

1.师德培训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是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教育、提高、控制的总称,它是学校管理者,为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全身心地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感,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和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具体的、适用于教师职业活动的形式出社会道德的基本思想。
2.教学工作培训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教科研则是学校上台阶,创品牌的催化剂。抓教学,促使青年教师快速健康地发展,在教学工作青年教师主要是进行备课管理,布置与批改作业管理,听课管理和课外辅导管理。
3.人际关系的培训和管理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青年教师人际关系协调和管理,引导青年教师克理障碍,保持心理平衡。青年教师的角色适应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青年教师应相互学习,要尊敬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要讲究平等、团结、友爱、互助,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建立和发展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1)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培训。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参加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中心的、根本的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育效果,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促使教师献身教育事业,同时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