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业教育论文>重庆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一)

重庆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重庆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上都有了量的发展和质的飞跃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扩大发展,可持续发展重庆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了民办教育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和方向,如何使得重庆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什么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重庆民办 职业教育 可持续
  
  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拓宽教育投入渠道、推动教育大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重庆新时期新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重要保障。
  
  一、重庆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重庆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已出具规模
  经重庆市政府统计,截至2008年,民办教育在校生人数达50.1万人,占全市教育机构学生总数的8.4%,其中,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到高等教育在校生总量的20%以上。在教育部备案的民办高职院校达到14所。每年为各个劳动岗位培养大量的专业性强,技能突出的专业人才。
  
  (二)逐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项目制教育模式
  现在,案例教学和项目制教学模式在重庆民办高职院校的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以项目和实际案例为主导,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行业基本的理论认识,使学生在于中学,在学中干,一边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一边实践运用。项目制教学围绕着项目开展,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结合所学的知识点都将参与多个项目的制作。使学生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技能,成为专业全面的职业技术准人才。
  
  二、制约重庆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特有的灵活体制,拥有更多的发展先机,也面临着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
  
  (一)资金来源单一、投入不足
  民办职业教育模式中,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重庆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全都来源于自筹经费和较高的学费收入,政府持续的财政补助很少。在没有政府财政支持的情况下,我市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长期受到经费短缺的困扰。相对普通公办高等教育而言,基础差、底子薄、师资弱、人员负担重。
  
  (二)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双师型”教师
  重庆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师资力量薄弱,是先天存在的客观条件。由于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经费、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数量严重不够,教师专业结构不够合理。
  
  (三)产教结合与课程体系设置缺乏沟通与深入融合
  产教结合,就是将企业的具体生产实际工作与教学各个环节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教学环节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企业具体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