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症状性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一)

症状性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一)

详细内容

【摘要】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40例有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行肝动脉插管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硬化肝血管瘤体,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供血动脉。结果:栓塞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肿瘤平均缩小45%、75.0%、80.9%。所有患者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我院自2004-5至2009-12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颗条进行对40例肝血管瘤进行了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瘤;栓塞;平阳霉素;碘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32例,年龄28~55(平均42)岁。主要症状为肝区胀痛、右上腹部包块、消化不良等。单个病灶36例,瘤体径线均大于5cm,最大达12cm,多个病灶4例。肝功能正常者36例,肝功能异常者4例。40例AFP均为阴性。全部病例均经B超、CT、MR或DSA证实。
1.2操作方法。设备:大型血管造影机PHILIPFD-20或西门子PLOY-80,高压注射器MARK-4或MARK-5。经股动脉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成功后,引入5-FRH导管常规行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瘤部位、大小和供血动脉后,再对瘤体供血动脉进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其中有8例用超滑微导管,然后,在透视下缓慢推注适量充分乳化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行瘤体栓塞、硬化,随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颗条栓塞瘤体供血动脉。平阳霉素剂量为16~32mg,碘油用量为5~15ml。栓塞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肝脏CT或MRI,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复查肝功能。
2结果
2.1栓塞术后疗效观察:本组均在肝动脉栓塞术后15min行DSA复查,造影显示瘤体染色消失,供血动脉主干闭塞。本组在栓塞术前及栓塞术后不同时期行B超、CT或MR检查。栓塞术前瘤体径线平均为6.8cm,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瘤体径线平均为5。2cm、4.2cm、3.9cm,瘤体平均缩小45%、75.0%、80.9%;栓塞治疗2周~3个月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15例肝功能异常者术后3~6个月肝功能恢复正常。
2.2栓塞治疗后反应和并发症:本组栓塞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35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30例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在37.5~38.9℃之间。以上情况经对症处理,5~20d缓解或消失。36例肝功能正常者中8例在栓塞治疗后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经护肝治疗4~8周肝功能恢复正常。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肝血管瘤前期,大多数患者症状都不是很明显,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与肝血管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多少、生长速度、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