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小儿发热37例疗效观察(一)

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小儿发热37例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观察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77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37例。两组病例均常规采用抗菌或抗病毒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扑热息痛治疗,治疗组加用尼美舒利颗粒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9%,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小儿发热作用迅速持久,副作用少,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发热;尼美舒利颗粒;泰诺;百服宁;复方氨基比林;柴胡注射液

1 临床资料

77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岁18例,>3岁~≤6岁16例;腋下体温≥39 ℃20例,≥37 ℃~<39 ℃ 20例;病程≤24 h 18例,>24 h 22例;并发高热惊厥5例。治疗组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3岁15例,>3岁~≤6岁17例,>6岁5例;腋下体温≥39 ℃ 25例,≥37 ℃~<39 ℃ 12例;病程≤24 h 23例,>24 h 14例;并发高热惊厥4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常规采用抗炎或抗病毒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扑热息痛制剂如泰诺、百服宁治疗,给药剂量为每次10 mg/kg~15 mg/kg,每4 h~6 h 1次,疗程为2 d~3 d。必要时加用复方氨基比林、柴胡注射液等药物,给药剂量均按常规剂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美舒利颗粒,剂量5 mg/(kg・d),分2次~3次服用,疗程2 d~3 d。治疗期间不采用其他退热方法或退热药。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体温在24 h内退至正常,且未再回升。有效:体温在48 h内退至正常,且未再回升。无效:完全退热时间超过48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