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象治疗太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一)
详细内容
作者:林长青, 柳振宇 高彦彬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朝医体质理论观察辨体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四象人,该研究仅取48例太阴人治疗组,与32例尿毒清颗粒对照组相比较。太阴人组投太阴调味汤煎剂,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r)、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8% ,两组血液生化、理化检查疗效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阴调味汤治疗CRF比尿毒清颗粒疗效更佳,从而辨体质治疗能有效延缓CRF的进展,为临床治疗CRF开辟新途径。
【关键词】 朝医体质 太阴人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于多种慢性疾病造成的肾单位严重毁损引起肾脏排泄、分泌及调节功能减退,水与电解质紊乱的一种综合征。本研究运用朝医体质理论对CRF患者进行分类临床观察,用朝医“四象”体质学的辨象方法,将患者分为太阴人、少阴人、少阳人、太阳人,研究CRF早中期的发病规律和CRF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在调理体质脏局的总则下,辨证、辨质、辨象原则〔1〕 相结合,用扶正祛邪、解毒化浊、活血化淤的方法来施治。共观察了太阴人48例,对照组32例,患者均由2003?07~2006?12延边医院门诊以及北京东方医院内分泌科收治患者,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两组80例平均年龄(49.83±6.28)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7年,平均病程(3±1.6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2-06安徽太平《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制定的诊断和分期标准〔2〕 。80 ml/min>内生肌酐清除率(r)>10 ml/min; 133 μmol/L<血肌酐(Scr)<707 μmol/L。有慢性肾脏病史,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病史者。
1.3 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标准参考1993年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中CRF临床分型。本虚证: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标实证:湿热型、湿浊型、血淤型、湿热挟淤型、其他型。疗效标准也参考该文献。
1.4 辨象标准辨象标准参照《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朝医学〔4〕卷中辨象标准,均属“肺小肝大” 者。
2 方法
2.1 实验室指标及方法①血常规及离子: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②肾功能:Scr,BUN,r。
2.2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以 ±s表示,SPSS11.0软件统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
2.3 治疗方法治疗组48例太阴人组用太阴化浊汤加减:薏苡仁20 g,干栗15 g,黄芩15 g,桔梗10 g,莱菔子20 g,生大黄10 g,石菖蒲10 g,杏仁15 g,白头翁15 g,泽兰20 g,地龙15 g;如浮肿甚加蛴螬15 g,浮萍15 g;若尿浊(蛋白尿)加鹿角霜15 g,佩兰10 g;血压高加天麻15 g,菊花15 g。对照组32例,用由广州康臣药业生产的尿毒清颗粒, 5 g/袋, 1袋/次,服用4次/d,服用1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48例患者进行相关比较,各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
3 结果
3.1 有效率与症状出现规律经观察太阴人在四象人CRF患者中,所占人数为47.52%,比例最多,治疗组总有效率7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8%,而85%的太阴人患者多以继发性发病为多。在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引起肾脏负荷过重而引起该病,其发病证型以中医证型的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湿浊型、湿热挟淤型者为多。
3.2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经观察治疗组能有效改善贫血等症状,且有显著控制肾功衰的疗效。结果见表2。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离子比较(略)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