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一)
详细内容
【摘要】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也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是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本文结合新课标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和当前实验教学的现状,认为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验证性实验和封闭式实验、改进实验及其手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化学教学实验教学
长期以来,学生做实验经常按部就班地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去做,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会主动去思考换一种方法实验,这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不相适应。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努力深化实验改革,倡导科学素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加强了实验教学,把以前很多的演示实验改为“活动探究”,并增添了许多家庭小实验,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新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要求学生能结合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或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实验教学是极其薄弱的环节,目前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内容较多,而缺乏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内容;(2)教学方法仍采用实验前教师详细地讲解,学生做必要的记录,不仅占用了学生有限的动手时间,而且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传统的实验和分析方法等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偏差较大;(4)教学方法单一,照方抓药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1.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
2.改照方抓药实验为探究性试验
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都是探究性实验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思想,跟课本同步启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思路,然后由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并向全班学生汇报本组的结论。不过,教材中还有许多实验可以改为探究性实验,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酸、碱、盐的性质实验等等。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