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新形势下化学教师的知识能力(一)

新形势下化学教师的知识能力(一)

详细内容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化学教师要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有所更新,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改。
  关键词:化学教师;知识能力;知识结构
  Abstract: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ith the teacher’s role changes, chemistry teachers need to upgrade in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Key words: chemical teachers;knowledge capacity;knowledge structure

  
  新课标下教学,对老师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比过去,中学化学老师应具备哪些专门的知识呢?
  
  1知识的分类
  
  对于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1986年,舒尔曼(Shulman)对教师的知识分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7种类型的知识:即一般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其他内容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教育目标的知识。我国学者认为,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也称为本体性知识)、条件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1.1学科知识
  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知晓知识的由来、组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还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困难,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条件性知识
  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学生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掌握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1.3实践性知识
  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数来自于实践,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2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2.1 化学学科知识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因人而异,但根据当前化学教师的工作任务,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是“鸡蛋式”结构,包括核心知识、紧密知识和外围知识。核心知识是指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教材的结构安排等内容。紧密知识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高层次的化学理论、化学学科的体系框架、化学学科发展史、探究化学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考方式、对化学学科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内容。外围知识是指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化学学科最新成就等内容。核心知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紧密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纵深度,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讲清“为什么”,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外围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这部分内容可帮助教师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缩小教学内容与新知识、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影响乃至制约教师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所内化的知识的性质、数量、类型和程度不同,其创造力的强度和方向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自学、参加继续教育、阅读报刊、查阅网络资料等可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