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策(一)
详细内容
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笔者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深入解读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1、吃透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2、领会教材意图。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将“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2、优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如“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例如: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地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
4、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小组合作学习要讲究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