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关于提高解剖学实验课效率的几点看法(一)

关于提高解剖学实验课效率的几点看法(一)

详细内容

作者:阿孜古力・阿布力孜张洁英

【摘要】以我校系统解剖学上课模式为依据,模式:大班理论课+小班实验课,理论与实验比例为2:1。实验课形式:以观察已经做好的标本为主(需穿白大褂,戴手套),不做解剖。学生一般一周只看三次解剖学课本,两次是大班理论课,一次是小班实验课,根据课程的安排,学生学解剖学的主要地点和时间是解剖理论课的4个学时,实际观察标本的时间少,任务重。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成果,那么效率尤为重要,我们都知道成果=效率×时间,所以就如何提高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效率,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效率看法
1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作为一个医护人员,尤其是外科医护人员他所做的每一个操作,下的每一个刀都是有目的的,他知道“我这一刀下去要暴露那些结构”都是心中有数的。学生看标本也是一样,要有的放矢,要让自己看的每一眼都是有用的。上实验课经常遇到学生拿一个标本翻来覆去的看,当老师问学生本次实验课观察哪些解剖结构,很多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样实验课目标不明确,漫无目的的看标本,实验课效果较差,学习效率降低,因此每次实验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次实验课要干什么,掌握什么,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失,提高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效率。
2团队实习
作为新生,刚开始接触解剖学,存在一定得恐惧心理,对医学知识了解很少,因此有些学生上解剖实验课不敢碰标本.既便老师讲解过,仍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辨认解剖结构,而上解剖实验课采用团队实习效果较好(至少5人一组)。(一)10只眼睛看一个标本,一个结构出错率就大大下降。(二)老师仔细观察每一组选一个勇敢、大胆、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引导其他学生逐渐消除不敢触摸标本的恐惧感。(三)互相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效率。
3分工合作
5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不戴手套负责理论指导(念课本),其他同学观察、指认;两人双手戴手套,在理论的指导下负责移动标本,通过不同的角度指认标本(学生在观察标本的时候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同样一个结构已经指认过的,换个角度,换个方位就认不出来了);其他两人戴一只手套辅助指认结构,辅助理论指导,通过分工合作,让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所学紧密结合,既巩固理论所学,又能更好地上好解剖实验课。另外观察到的结构用手触摸一下的感觉是非常好的,提高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