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内部审计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本文对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审计现状进行了透视,总结归纳了内审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作用,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审模式、加强对经营者的审计、提高审计质量、拓宽审计覆盖面、提高内审人员素质等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作用、对策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公司)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对现有已产生的金融不良资产的专门处置机构,内部审计在资产公司七年的发展道路上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将在今后的战略转型与市场化业务发展中发挥更深远的作用。本文仅就资产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审计应发挥的作用作以下探讨:
一、资产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结构也叫法人治理结构,它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完善的公司治理应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外如实披露内部控制状况、保持强有力的内部审计。资产公司的治理结构现状是:
1、资产公司的运作机制:作为特殊时期成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国外资产公司比,中国的资产公司也是独立法人,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但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目标是在处置不良资产时要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和减少损失。在税收和费用上享受政府给予的特殊减免待遇,可以综合运用多种专业化手段,进行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
2、资产公司的内部治理:资产公司目前没有设立三会,但其治理结构总体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置的,法定代表人即公司总裁由国务院直接任命,其机构设置是公司和办事处形式的二级运营模式,并按照前台、后台和支持保障三个系统设立相关职能部门。资产公司管理的资产数额巨大,业务种类繁多.资产处置涉及的方面多种多样,故公司实施有效的内部监控,采取资产管理和处置的业务是操作授权、决策权限上移,职能部门对办事处垂直管理,办事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格局。资产公司目前实行的激励考核办法,无论是财政对公司的考核还是公司内部的考核,都是以现金回收考核为主。
资产公司的内部审计是指公司和办事处两级设置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以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提高资产回收率为核心、以各项业务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对公司收购、管理和处置的不良资产、资金财务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检查监督的一种行为。资产公司实行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在公司总裁和办事处总经理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其目标就是为了在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秩序方面发挥作用。资产公司的审计部门是重要的内部监督部门,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向公司总裁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业务上接受财政部、银监会及公司监事会的指导。
3、资产公司的外部治理:我国实现的是由多家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参与的混合型监管体制:即行政管理由财政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为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央金融工委)、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原为国家经贸委)、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计署、财政部驻各地财政专员办等机构负责,每一个管理机构都有自己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财政部作为惟一的出资人,负责对资产公司的预决算管理,制定目标考核方案,规定债权资产处置的时限和进度,拟定现金回收率、现金费用率等考核指标,研究并决定资产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大事项。银监会通过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方式,审批资产公司的业务范围,核准其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查处不良资产处置和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督促防范和化解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风险,推动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在资产公司收购不良资产时发放了大量再贷款,是最大的债权人,对其经营行为有监管职责。证监会负责证券业务的审批和监管。国资委负责组织、指导、协调企业债权转股权工作。审计署依法可对资产公司进行审计监督。财政专员办负责对各办事处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管。
4、资产公司的监事会:资产公司目前都未设股东会和董事会,其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对国务院负责。监事会代表国家对资产公司的资产管理、资产处置和财务收支状况实施监督,它不参与也不干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财务活动及总裁等主要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监事会对资产公司的内部审计和监察工作负有指导职责。
二、内部审计在资产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资产公司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为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是必要的。内部审计是资产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服务、监督和评价三项基本职能,更是公司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通过审计、检查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范围内沿着正常的轨道健康运行,检查受托经济责任人忠实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借以揭露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进而确定和追究经济责任;同时内部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依据相应的标准对所查明的事实做出分析和判断,肯定成绩,揭露矛盾,总结经验,从而改善经营管理,寻求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途径。事实说明,内部审计在为公司的发展和部门的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有利于风险管理和防范风险。内部审计针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是公司治理所必需的,资产公司从不良资产的收购、管理到处置及资本金运作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尤其是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围绕资产定价可能遇到的风险更多更复杂;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风险管理则是内部审计的一项新的内容和领域。面对风险,内审人员可以运用自己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从独立客观的角度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分析识别和评估控制作用。
2、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有利于合规处置不良资产。资产处置跟进审计是资产公司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审计工作,做好这项审计对规范资产处置行为、防范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对逐个项目出具审计报告的跟进审计为遵循性审计,即合规性审计;其目的是通过对处置项目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并对审计结果予以客观、准确的披露,对存在的不合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资产处置依法合规操作。其目标是审查和评价资产处置方式的公开性、处置程序的合规性和处置方案的优化过程及结果。由于不良资产处置量大户多,内审人员日常工作有相当大的工作量,其对促进依法合规处置不良资产的作用勿容置疑。
3、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有利于规范资金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评价与鉴证的职能,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不可或缺的制衡机制,资产公司的内部审计采取定期审计和专项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财务审计,在资产公司的发展中起着制约与促进性的作用。财务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对财务部门的会计资料及其他经济资料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以及执行会计政策的一致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其目的是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公司财务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公司业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