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体系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透视了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体系带来的困境,提出了构建与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想。
1、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养老的社会、经济压力
人口老龄化,大幅度提高了老年人口的赡养率。现行社会保障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在长期稳定的人口结构下,生产性劳动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将由下一代生产劳动者承担。显然,未来老年人口赡养率较大幅度的上升,必然导致在老龄化的高峰期其生产性劳动人口不能也不可能负担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从而威胁社会保障机制的运行。
人口老龄化,大幅度地增加了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其占国民收人的比重将面临较大幅度的增加。一般趋势表明,结合组织国家养老保障费用的比重,将从1984年的10.3%上升到2040年的20.2%,即翻一番,仅养老保险费用支出就将耗费国民收人的20%以上,若加上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显然将会有更多的国民收人为老龄化所带来的强劲需求所吸收。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白发浪潮”的冲击,这笔费用还将继续不断增加。
无论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口赡养率产生影响,还是迅速增加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归根结底即是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何种方式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老年经济保障的压力,应该说是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巫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未来的时间内,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构建有助而不是有碍于经济增长的社会保障模式,真正建立起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保障基金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创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才是我们面对蜂拥而至的“白发浪潮”所能做的唯一选择。
2、养老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2.1构建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根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发展设想,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养老保险体系按照责任的承担主体与承担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层次。
家庭或自我保障层次。家庭或自我保障是国民自己或通过家庭对养老问题直接负责的方式,其经费来源于家庭或个人的储蓄。在这一层次上政府可通过对家庭养老提供的政策优惠乃至补贴等来维护和放大家庭保障的功能。
政府负责层次。政府是这一层次的直接责任主体,制度的出发点是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收人保障,经费来源于税收,待遇标准与工资脱钩但与物价水平挂钩,并随着整个社会平均收人的提高而提高,与此同时,政府负责的贫困救济制度亦覆盖着老年贫困人口。
政府主导、责任分担层次。该层次由政府主导,由雇主与劳动者分担缴费责任。
单位负责层次。这一层次即企业年金或非因企业单位提供的补充养老保险等,政府鼓励单位提供补充养老保险,但不会干预企业及其他单位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自主权,其经费既可以全部由雇主提供,也可以由雇主与劳动者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