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计划生育国家安全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说,它有利于形成对人口发展的新要求,从而促进对人口的合理控制,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的不断改善,也将为综合治理人口问题提供更为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过,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及经济社会格局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
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和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离婚和再婚人数增加,经济发达地区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生殖保健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计划生育组织管理职能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不适应新的形势。这些都给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带来新的难度。本文主要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出发,对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及如何剖析解决这些新的问题。
一、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1994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决定的。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在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同时,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这绝对不能动摇。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盲目增加,会严重影响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对于个人,都是极不利的。
(一)生产力的矛盾观决定当下经济社会条件下必需实行计划生育。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不开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得不到提高,就必然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之一。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些历史性的转变,离不开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三)实行计划生育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不动摇,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计划生育是为了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使两种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一种宏观调控。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正是在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下作出的必然选择,其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所以实行计划生育决不是超越历史阶段,而恰恰是我们过去推行计划生育的某些方法超越了阶段。因此,我们不但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抓紧,而且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抓好。
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引发的社会经济变革对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计划生育工作不断遇到过去未曾遇到的冲击。计划生育工作广度增加,难度加大。
(一)目前中国农民生育模式似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模式的影响,尚处在传统向现代化模式的过渡阶段中。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传统陈旧的生育观念似对现行的计划生育危害仍很大,一些人似把生育一个男孩作为精神上的最大满足,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地区及经济落后的乡村,思想观念的落后,养老保障事业的滞后,农民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到还是生个独生子最可靠,“养儿防老”观念还很浓厚。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个体经济家庭中,为使家业后继有人,大有“不生儿不罢休”之势,甚至纳妾生子。旧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死灰复燃,离婚率升高,婚外恋增多,都对计划生育产生许多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