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
详细内容
作者刘明贤 张龙华 李玉兰
摘要总结水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母茎培育、种苗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关键词水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水芹是一种耐寒的多年生匍匐植物,营养丰富,清香爽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因其喜冷凉,一般在9月中、下旬栽植,冬春上市,是冬春蔬菜市场的主要品种之一[1]。现将伏水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
水芹适应性较强,洼地、水田和水源充足且地势不高的旱地均可栽植。土壤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粘土为宜。栽前排去洼地、水田积水,施足基肥,深耕细耙,使田土达到平、光、烂、细的标准,最忌高低不平,因高处易受旱晒枯,低处易积水成涝,萌芽时易受田水晒烫,造成热水煮芽而缺棵。
2母茎培育
选择茎叶产量高、耐炎热、香味浓的良种。一般在前年8―9月或第2年清明之前,从良种田中选取健壮种株,以3~4根为1簇,栽插于终年不断水且有冬暖夏凉特性的水稻田。如秋栽,穴行距为30 cm×30 cm;如春栽,因生长期短,发棵较少,穴行距为15 cm×30 cm。
3种苗处理
3.1排种
越夏的母茎休眠芽必须在25 ℃以下才能萌发。早水芹于立秋排种,此时气温较高。为使休眠芽提早萌发,宜先催芽,即从留种田拔起侧芽饱满的母茎捆扎成小束,交叉堆放在阴凉通风处,上面盖1层稻草或带叶树枝等,日盖夜揭,早晚浇凉水,保持凉爽湿润,定期翻堆,防止腐烂。10 d左右各节开始生根发芽即可排种。
晚水芹于秋分前排种,此时温度已降到25 ℃以下,不需要催芽。排种前,先放干田水,将粗壮的母茎排在大田四周,母茎基部朝外,稍头朝里,以防大雨冲走。将细长的母茎切成长10~15 cm的小段,均匀地撒于田块中央。排种后7~10 d开始萌芽,15 d后开始发叶生根,30 d后苗高可达12~15 cm,结合除草进行匀苗移栽。
3.2软化
为使田间群体生长整齐,高矮一致,并提高水芹的品质,可采用深埋入土的办法进行软化[2]。具体办法:于11月上、中旬,株高25~30 cm以上,采挖所有的植株,就地深栽1次,每穴植10~15株。入土深度视株高而定,地上部留10 cm,其余全部栽入烂泥中,使其在缺光的条件下逐渐软化变白。在深埋时,两手五指伸开夹住植株根部直插入土,要求不歪、不卷根。但在土质较干的田块里不适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