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村研究>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一)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一)

详细内容

论文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各种挑战,其中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养老危机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尤为明显,而现有的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论文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农民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于此相对应,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处于空白状态,农村养老主要靠家庭,因此,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无疑是对平等的生命健康权的一种肯定,也给现代经济学注人了新的元素,另一方面,把农民纳入社会保险体系,消除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体现了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公平和效率的统―性。
  一、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没有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主要来源于家庭,是一种自发的制度安排,具有如下方面的特征:
  (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现家庭内部的资源整合
  在中国社会^与人的关系中,家庭关系是一种最重要的关系。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所派生出来的关系具有天然的、牢不可破的特。父母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自己生命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因此,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就象照顾自己的生命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是相互需要的综合体
  家庭中的个体碎坪口f本合一的牦。老年人既在年轻时为家庭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同时也为家庭成员提供必要的劳动技能训练,这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缺乏正常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而言,由于不能通过劳动关系与社会建立联系,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家庭、晚辈就成为了重要的精神寄托。
  (三)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是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是一种核心价值明.
  特定群体形成特定的文化,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形式既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行为模式,跨越一定的历史阶段,也是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的变革,但也应融合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的合理性,才能符合中国的国情。
  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不顺,责任不清
  1.政府机构改革不彻底,职能错位  虽然国务院的机构改革理顺了管理关系,把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但较低的管理层次,特别是县、乡镇一级并没有实现工作的转轨。
  另一方面,机构改革不彻底,职能错位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  从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来看,政府是主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体,承担着一系列的责任。《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坚持资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在实际的执行中,资金的交纳是农民个人,由于种种原因,集体并未补助到位,实际采用的完全基金制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而基金制的养老模式对资本市场有比较强的依赖性,否则,会出现支付危机和养老金的缩水,基金制养老保险没有互济眭,对中国农村来说,实际上养老风险比较大的想参加风险的低收入农民被排除在制度之外。

  3.农卡寸衬会养老保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出台到现在,国家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的政策法律不健全,对基金的筹集、基金的运营、养老金的发放等各项环节进行详细的规范化,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不能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安全高效运作,增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的成本和管理风险,社会效率的降低也就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