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积水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治疗(一)
详细内容
作者:董玉萍, 张志学, 董文明, 倪万成, 褚万银
【摘要】 为探讨外伤性脑积水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36例患者资料。本组病例均为单侧颅骨缺损,在全麻下先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再行颅骨成形术。结果,患者反应迟钝均改善,癫痫无发作,大小便障碍者8例明显改善。显示外伤性脑积水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关键词】 脑积水;颅骨缺损;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成形术
外伤性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PTH)是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 Dandy最早描述并总结其发生概率为0.7%~29%,PTH常伴有因减压术致颅骨缺损,既往此类病例多先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待脑膨出消失后,再行颅骨成形术。统计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脑积水伴术后颅骨缺损病人36例,均同期行V-P分流和颅骨成形术,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9例,女7例,年龄20~62岁,发生时间为术后5周~11个月,全部病例均为单侧额颞或额颞顶颅骨缺损。临床表现为反应迟钝28例,大小便障碍12例,癫痫2例,三者合并存在4例。CT示侧脑室,第三、四脑室均有扩大。
1.2 方法 术前常规腰穿,了解颅内压力及脑脊液生化,本组30例颅内压力正常,6例稍高,蛋白含量均正常。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行V-P分流术,脑室穿刺点均选在颅骨缺损的对侧额角,穿刺成功后,缓慢放出部分脑脊液,使膨出的脑组织回缩至平骨窗平面,分流管选用美国进口PS中压管。再行颅骨成形术,按原切口进入,术后置皮下引流条或负压引流管,加压包扎,颅骨修补材料均为进口三维钛网。
2 结果
2例出现皮下积液,经穿刺、加压包扎后吸收,无感染病例。2例有癫痫症状者,随访1年无发作;有大小便障碍者,8例明显改善;智力迟钝者,随访半年,其精神状态、反应力均有好转。复查CT脑室扩大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3 讨论
PTH大多由颅脑外伤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量的血性脑脊液对脑膜产生刺激,引起无菌性炎症,使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发生黏连,甚至堵塞蛛网膜颗粒,造成脑脊液循环和吸收障碍。PTH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发生于2周之内,发病急,进行性恶化,病死率高;慢性多见于3周~6个月,或迟至6~12个月,多为交通性脑积水[1]。大骨瓣减压术可起到外减压作用,但使脑组织失去了颅骨的保护,使颅内外大气压压力差改变,造成脑组织移位,脑脊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脑积水[2]。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后,脑组织膨出,脑压降低,这可能是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颅内压多在正常范围的原因之一。既往此类病例多先行V-P分流术,待脑膨出消失后,再行颅骨成形术。荆俊杰等[3]报道同期行V-P分流与颅骨成形术,脑积水改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