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活用临床心得(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逍遥散 逍遥散
逍遥散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炙甘草、煨姜、薄荷等组成,现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妇科疾病(如急慢性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盆腔炎、不孕症)及癔症等,收效良好。据笔者十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只要临床辨证准确还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及心血管疾病,试举例如下。
1 癃闭(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尿频)
例1,患者,女,35岁,农民,2007年11月2日初诊。患者小便频频点滴而下且下而不爽2天,经尿常规加八项及B超检查均正常,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尿频,经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证见小便频数点滴而下,饮水多则通而不爽,伴两腹胀满甚为痛苦,舌红脉弦而虚,究其病因2天前与其家人生气后而致,中医诊断癃闭,辨证为肝郁脾虚三焦气化不利,治以疏肝解郁健脾通利水道,方用逍遥散化裁:柴胡12g,白芍20g,当归12g,茯苓12g,白术12g,生甘草8g,薄荷6g,通草9g,竹叶6g,石韦15g,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1剂后小便继而通利,3剂后病告痊愈。
按:本案患者病前有明显的情志不畅,引起肝气郁结,疏泄不及,从而影响三焦水液的运行和气化功能,致使水道通调受阻,形成癃闭,《灵枢・经脉》亦指出:“肝是厥阴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遗溺、闭癃”。诊时审其因,察其症候认为本虚标实不可过于清利。先用逍遥散疏肝和脾治其本,通草、竹叶、石韦通利三焦之水道治其标,则气机顺,水道通,病自解。
2 咳嗽(气管炎)
例2,患者,女,43岁,2008年3月21日初诊。自诉咳嗽,胸胁满闷2月余。咳嗽引及两胁及小腹作痛,直到咳出少量白痰才安,伴口苦,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弦。问其因,病人平常体质虚弱,病发前因与其女儿争吵而后胸闷,太息,渐发咳嗽加重。曾服多种西药和中药疗效不显著。诊为咳嗽,辨证为肝郁脾虚,肺失清肃,治当疏肝解郁,理脾肃肺,方用逍遥散化裁:柴胡6g,白芍12g,当归5g,茯苓10g,白前9g,陈皮9g,枳壳9g,桔梗10g,生麦芽12g,薄荷6g(后入),炙米壳3g,炙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服3剂胸闷、咳嗽、精神及食欲症状好转。继服9剂,病告痊愈。
按:咳为肺症,亦不尽因于肺,《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本案患者病前有情志不畅的原因,后发咳嗽、胸闷等症。可见,肝气郁结影响到肺气的宣发肃降,从而导致咳嗽。诊其病,审其因,可知为本虚标实之象,故亦不可过于清泻,亦先用逍遥散解郁理气悦脾治其本,陈皮、白前、枳壳、桔梗宣其肺以治标,应用罂粟壳敛肺止咳,诸药合用咳嗽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