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班主任队伍“三能”建设之我解(一)

班主任队伍“三能”建设之我解(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本能才能潜能满足发现挖掘
  [论文摘要]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学校管理者要根据班主任的本能需要、才能优势和可持续能力的发展来满足、尊重、理解、激励、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小气候,让每一位班主任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使学校创新工作取得整体发展。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教育决策、计划的执行者,是班级各科教育、教学的协调者,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学生美的心灵、健康人格的塑造者。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及新课改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师素质,因为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所以,拥有一支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又懂得科学管理的班主任队伍,是完成学校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创新显得尤为关键。要推动学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支理论丰富、观念更新、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已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共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这是教育的根本,是学校发展的惟一动力。人本观念告诉我们:管理的核心是能动的人,管理的动力是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学校管理者要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激励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小气候,让每一位班主任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使学校创新工作取得整体发展。
  一、对班主任的本能需要――满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本主义出发,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五个层次,而要求尊重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个重要前提。对班主任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校长的生命在班主任手中”。学校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班主任的人格、尊重班主任的合理需要。
  1.满足和发展班主任要求尊重的需要
  尊重包括自尊与他尊。人人都有自尊的需要,每个班主任是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在学校工作的,他们的劳动理应得到尊重,这是班主任最基本的精神需要。
  有的班主任不安心工作,并非是出于对物质贫乏的不满,而恰恰是由于不能受到领导的重视,自己的价值和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认可、实现和展示。如果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加。而班主任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对学校的忠诚感是学校的宝贵资产,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在学校管理中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必须要反思自己在下列方面做得如何:班主任有困难,我关心了吗?班主任在想什么,我了解吗?每一位班主任,我都是公平对待的吗?我让班主任感到自己重要了吗?
  2.满足和发展班主任渴求平等以及归属的需要
  渴求平等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班主任教师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放下领导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班主任,不仅时时事事处处如此,而且要有意识地与班主任接触、交流。沟通方式方法很多,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创造的,只要做个有心人。如制定学校班级的管理及考核制度时,不是从上至下的指挥,即不是校长说了算,不是行政领导说了算,而是就制度从下至上,由每个人――每位班主任――各年级组长――各部门的负责人――校长室谈想法,在不断的融合中达成共识形成制度。每个生活在群体中的人,都有归属的需要,班主任都希望自己从属于学校这个群体,特别是与领导能和睦相处,能得到领导的信任,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班主任,使班主任在学校里有一种安全感,就能够逐步形成“学校是我家”、“你我是一家”的良好局面。
  二、对班主任的个性才能――发现
  有效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把每一个人都看作是一个可以开发的机会,唯有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长处才能产生效果。因为学校中每个人的才能各有不同,身为学校领导者的责任不是重新塑造班主任,而是在于运用每一位教师的特点,充分发挥每一位班主任的才干。
  1.寻找班主任的长处与优势。
  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克利夫顿认为,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在对人性的科学理解基础上,看准人的优势和利用这些优势。发现每一个人的独特的价值,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点,然后激励之,弘扬之。可见推动学校发展的杠杆不是经济利益,而是丰富班主任的生命质量。每一位班主任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学会用放大镜来看他们的优点,用缩小镜来看他们的缺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发掘每一位班主任的创造能力,善于发现乃至挖掘班主任工作的“闪光点”,放手让其实践,并及时肯定有价值的劳动,促使其不断自觉完善,充分地信任班主任。学校管理者用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了班主任的长处,而不在于弥补了班主任的短处。要懂得把每个班主任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每个班主任都是人才。
  2.激发班主任的热情和兴趣
  马克思曾经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发展,自始自终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群体对个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
  长期以来,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岗位是以语数外等主要学科教学为中心进行,对班主任而言,调换其他工作岗位的可能性往往很小,长期狭窄的工作范围不利于班主任各种兴趣的开发,造成班主任知识视野狭窄,思想和思维方式僵化,容易形成懈怠的情绪。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的任务主要在于设法为发挥班主任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班主任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激发班主任教师不断进取的热情,因此在教师中可根据其兴趣、爱好、特长组成不同的团体,如心理健康辅导组、信息技术爱好组、文学社团、综合实践研究团等,并不定期组织活动,在团体活动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当然活动中涉及的经费也是学校领导应该考虑的。
  三、对班主任的潜能――挖掘
  学校管理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离不开激励,而激励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在某种刺激的影响下会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人的积极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进一步树立激励师生的观念,并为顺利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其全面、和谐的发展创设有利的条件和氛围。这样,学校在面对不间断的挑战时,才能保持最佳的团队力量。学校管理者要懂得整合团队成员的能力,知人善任,用人之长来提升学校这个团队的综合绩效。
  1.目标激励
  制定学校发展的长期和近期目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让班主任充分了解,让班主任在学校目标下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并团结一致共同为之努力。这样个人与集体目标紧密相连,班主任会有使命感,工作起来就有了强大的动力,积极性就易于被调动起来。
  2.领导激励
  学校领导能否做到决策正确,能否以身作则,对于学校管理成效举足轻重,一所学校想要生机勃勃,领导是关键。我校教师的年龄结构为中青年教师较多,领导和教师的工作经历差不多,工作了十几年的班主任经验丰富但工作方式、观念和方法也基本成形,这时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和班主任教师一起探讨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行政领导兼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学校领导率先垂范,给班主任做出了榜样,提供样板,广大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怎能没有动力,没有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