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浅谈教师心理疲劳之自我防控(一)

浅谈教师心理疲劳之自我防控(一)

详细内容

摘要:教师心理疲劳,不只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形成。教师只有重视身心保健,加强自身修养,才能预防心理疲劳,保证身心健康。
  关键词:教师心理疲劳 自我防控 身心健康
  
   教师关乎千百万家庭,关乎国家的繁荣富强,是最蕴含生命力和创造性的职业。但是教师也长期处在两难境地:国家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家长要求绝对提高考试成绩;学校要求严格管束恰当批评,学生要求张扬个性自由发展;社会要求师为人模精神高洁,个人生存要求生活安逸不甘清贫。面对着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人生存需求各方面的压力,教师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问题。前不久有一位近四十岁的教师对我说,年轻时工作干劲十足,热情高涨。学校给自己安排公开课,那个兴奋劲儿呀,别提有多高了,要上公开课就像要上台领奖一样激动,上完课还能回味许多天呢!现在就不行,一听学校让上公开课就胆怯,就想打退堂鼓。回到家也不想多说话,更不想到学校来,心情一点都好不起来。还有一教师成天埋头工作,与同事之间交流很少,职称评定时自己的票数上不去没评上。这件事让他几个月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工作起来也没有精神。由此可见,教师心理疲劳现象不容忽视。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师德缺失现象和教师素质下降问题亦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目前来看,造成教师心理疲劳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不外乎工作任务偏重,社会期望过高,工作机制缺乏活力,自身修养欠缺等。诸多原因中我以为主观原因更值得重视,因为客观的东西靠我们个人的力量有时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的认知。因此预防教师心理疲劳除了社会尊师重教、学校体现人文关怀之外,个人的自我防控也很重要。
  一要正视心理疲劳,积极乐观。我们应认识到,压力带给我们的心理疲劳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心由境转,境从心生,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点毅力和自省力,要善于利用外界环境来消除这些不良情绪的影响,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我们不妨将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大转变,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减弱心理疲劳。
  二要加强修养,保持心理平衡。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从一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从另一角度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因此,在审视、思考、评价自我或某一客观现实时,如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看到积极的一面,就有助于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否则,人将沮丧失望,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抱怨,自我封闭,限制和扼杀自己的潜能,最终导致心理疲劳。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修养,合理控制情绪,保持心理平衡,防止心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