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业设计论文>论企业视频会议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一)

论企业视频会议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视频会议;MCU

  论文摘要:该文将首视频会议系统做以简单介绍,并重点讨论企业如何规划和设计视频会议系统。
  
  1.前言
  
  近几年,中国视音频通信市场逐渐成熟起来,但由于价格和网络原因,视音频会议,尤其是视频会议的应用曾一度集中在政府、金融、国有大型企业等用户。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的无限量扩大、交通工具的便捷和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应用导致了行业间竞争的全球化,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具备更灵敏的神经、更扁平化的管理、更快速的反应和决策、更贴切的市场宣传和服务。
  视频会议可以跨越空间距离,提供灵活多样的面对面的交互,适应现代社会的方便、快捷、高效的要求。那么,如何根据企业自身业务的需要,量身定制,选择一套合理的视频会议系统,做到既能满足业务需求,又能节省资金?这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2.视频会议系统介绍
  
  视频会议系统是指通过现有的各种电气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态/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分送给各个用户,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2.1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
  一套完整的视频会议系统通常由视频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单元(MCU)、传输网络、网络管理软件以及相关附件五大部分构成。由于用户已有的网络状况、硬件设施各有特色,所以对视频会议系统中的终端、MCU、网络管理软件等部分的要求,也各不一样。
  视频会议终端主要有三种:桌面型、机顶盒型、会议室型。
  多点控制单元也叫多点会议控制器,英文名为MultiControlUnit,简称MCU。MCU是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设备,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交换机,它将来自各会场的信息流,经过同步分离后,抽取出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和信令,再将各会场的信息和信令,送入同一种处理模块,完成相应的音频混合或切换、视频混合或切换、数据广播和路由选择、定时和会议控制等过程,最后将各会场所需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起来,送往各相应终端设备。
  传输网络即宽带连接方式,通常有LAN接入、ADSL接入、cablemodem接入方式和无线接入等四种方式。
  一套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哪些附属设备需要看具体应用需求,通常用到的附属设备包括投影仪、监视器/电视机、大型扩音器、麦克风、大型摄像机、DVD播放机、录像机、外部遥控器、写字板、中央控制器、记忆卡、放映机、等离子屏等。
  2.2视频会议系统的体系
  视频会议系统根据网络架构体系分为H.320视频会议和H.323视频会议。H.320视频会议标准是基于电路交换的,而H.323视频会议标准是基于分组交换的。H.320和H.323协议均是协议族,主要由视频压缩编码协议、音频压缩编码协议、控制信令协议、数据应用协议等组成。目前视频压缩编码协议主要采用H.261、H.263图像压缩编码算法,音频压缩编码协议主要采用G.711、G.722、G.728等音频压缩编码算法。近几年来,MPEG系列的视音频编解码方式也应用于视讯会议技术中,替代传统的视讯会议视音频编解码方式。
  
  3.视频会议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多个学科,包括网络环境分析、MCU的选型、会议终端的选型等。在一个企业建设自己的视频会议系统前,必须要针对自己的业务特点作充分的需求分析,尽可能做到各种设备的功能、性能的有机配合,使设备的配置科学化、梯次化,做到既不浪费设备功能、性能,各设备之间又不出现瓶颈。
  3.1视频会议系统的规划
  3.1.1具备良好的网络适应性
  从目前来看,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比较薄弱,除了一些大型企业拥有基于专线的内联网(Intra)外,大多中小型企业分支机构间的信息通信均基于互联网(Inter),接入方式通常采用ADSL。而基于ADSL接入和Inter传输的通信网本身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网络带宽比较低、QoS保障能力差、公网IP地址缺乏等。因此,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视频会议系统的部署时,必须在规划阶段就对视频会议设备提出相应要求。
  3.1.2支持丰富的功能
  根据企业特点,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异地沟通的应用方式主要有远程会议(包括点对点会议和多方会议)、远程培训、异地招聘、异地贸易及合作等,结合这些应用,系统应能通过丰富的功能特性保证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