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提升湖北支柱产业竞争力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摘要】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中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通过对支柱产业发展现状的介绍以及工业设计产业对湖北省支柱产业的影响进行研究,来提高支柱产业的创新意识、品牌和知识产权意识。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市场竞争 产业化
一、湖北支柱产业发展现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人均 GDP 由 1978 年的332元上升为 2007 年的16206元,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由 1978 年的 40.5%下降为 2007 年的 15.5%, 下降了 25 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由 1978 年的 42.2%上升为 2007 年的44.8%,上升了 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由 1978 年的 17.3%上升为 2007年的 39.7%,上升了 22.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变化大致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但是第二产业产值占 GDP的比重上升太慢,30 年中年均只上升了 0.08 个百分点,这说明了湖北省的工业化速度还比较慢;从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来看,湖北省的工业化呈现了重工业化的趋势,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52.7%上升为 2007年的 70.5%。
在第二产业中,2007 年湖北省39个工业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超过 60亿元的行业有 14 个,这14 个工业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的总和接近 70%。14个行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8个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过百亿,比重达到了53.19%,因此这8个行业是第二产业的支柱。
湖北省的电力产业、钢铁产业、船舶业、汽车制造业、桥梁建筑业、化工业等是推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湖北省工业化的主要任务。要提升和改造这些产业,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科技存量与经济增量的有效衔接。除此之外,工业设计是目前推动技术创新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力量。
二、工业设计与产业竞争力
1、工业设计推动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工业设计的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日新月异的设计产品。现代的工业设计公司追求一种叫做“技术爆炸”的创新战略,将旧的创意用新手段表现出来,从而建立强有力的社会网络的内部和外部的团体,并广泛的从现行的工作中汲取经验(Hargadon 2002)。事实上,无论是新的或改进的产品,工业设计公司都会提供以各种知识为资本的服务来帮助他们的客户进行创新。不论是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组织结构创新上,工业设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通过产品创新推动整个产业创新升级 ;通过对技术进行创意、构思、创造,赋予技术新的功能,设计出新产品;以设计活动为核心,对企业管理进行整合,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创新和组织协调能力;工业设计以其专业化、国际化的特点引导消费,从而促进市场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是包括像波音、卡特彼勒、通用和福特汽车公司(Reina and Tulacz 2001,Hoecht and Trott 2006)等现代工业企业越来越重要的生存和成功的经验。
2、工业设计推动产业产品档次的提高
首先是工业设计能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包括产品外观、包装、品牌等。其次,工业设计能够增加产品品种,改善产品结构,拉长产品链条,对资源进行市场导向的深加工。再次,工业设计通过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塑造产品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最后,工业设计能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文化层次,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经济效益。
3、工业设计推动产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工业设计是公司内部一个战略资源,正确的设计可能是产品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新产品进入市场,最重要的是能否令顾客感到该产品更切合他们的需要,而工业设计侧重于改进产品的功能或特性来迎合顾客。很多时候,为获得最佳组合,工业设计对各种矛盾因素进行权衡,产品的优雅性与使用的便利性;产品价格与质量;技术上的最优化与用户的使用习惯等,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在协调复杂的矛盾之间发挥重要作用。
三、工业设计与湖北支柱产业竞争力提升
1、工业设计与湖北电力产业
湖北省拥有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事务所、荆门电力设计院、荆门电力勘测设计院、咸宁市电力勘测设计院和竹山县水利电力设计院等竞争力较强的设计院所。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中南电力设计院在电力勘测设计领域屡开先河,写就了我国电力设计史上的诸多“第一”:我国第一座国产化引进型30万千瓦机组的电厂工程、第一座10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第一个220千伏、500千伏长江大跨越、第一条交流500千伏输电工程、第一条±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第一座±500千伏换流站、第一条数字微波通讯工程、第一条500千伏绿色环保线路、第一个电力系统BOT项目、第一个超高压跨海交流联网工程等,为发展新中国的电力事业做出了积极重大的贡献。
湖北省提出的“两型社会”建设方案,将面临着不同层面的环境问题,对于电力工业来讲,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电力设计提倡绿色设计,依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如提高电力行业的环保水平。随着有关环保政策的出台,火电厂的发展前景显得越发暗淡,对从事火力发电设计的企业造成了很大影响,而提高设计水平是面临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湖北省的电力设计在技术、经营、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技术进步是我国电力工业从数量速度型发展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发展的主要途径。
2、工业设计与湖北钢铁产业
工业设计能力的提高是企业为满足市场需要,刺激市场需求,使企业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经营管理水平升级换代的过程,更是产业升级换代、实现产业高级化的必经之路,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更是如此。Nils Henrik Solum(1996)对钢铁行业的工业设计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是:在所有行业中,钢铁行业是拥有设计部门最多的行业;钢铁行业的产品设计占整个创新成本的比重是50%左右;钢铁行业产品设计的强度与产品的销售额的相关系数为0.46(显著度为0.01);产品设计强度与新产品在销售额中的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52(显著度为0.01)。
2006年湖北省生产钢材1689万吨,铁合金10万吨,钢产量增加速度加快,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但是钢铁工业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产业。如武钢集团虽然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实业基础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再依靠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些客观的事实与未来的挑战,要求武钢必须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的核心竞争能力。2006年,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和旗下分立出去的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共申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7项,在湖北省的工矿企业中名列前茅。该公司以研发、设计为基础,以工程总承包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成套及制造为核心业务,其营业额2007已经达到40亿,2008年预计突破100亿。优秀的设计行业将为钢铁行业升级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工程设计最大炉容逾5000 m3,工程总承包最大炉容3200 m3,涟钢2200m3高炉等多项工程设计获国家、省市级优秀工程设计奖。2007年,设计了国内最大并完全实现国产化的320t转炉工程――马钢三炼钢建成投产,其年设计能力为70万吨。这是武钢依靠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吨钢利润差距,提高市场占有率,走精品名牌之路取得的卓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