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工程图学创新教育研究(一)

工程图学创新教育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分析了创新教育代写论文与工程制图教学的密切关系,从形象思维、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手段和知识转化为能力四个方面论述了在制图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图 创新教育 研究
  
  工程图学课程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工科院校都十分重视的一门主干课程;工程图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技术思想的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因此,搞好工程图学的教育与创新,不仅对于提高新世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学好工程制图课,必须进行教育创新,把专业素质的培养溶入制图课教学之中。
  
  一、创新工程图教学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在工程技术的创新活动中,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多种思维的综合体。工程图样的实质是用二维平面的“图”来表达三维空间的“物”。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图”和“物”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而这座桥梁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即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在掌握了投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后,经过由物到图、又由图到物的多次反复,在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之间自由来往,强化训练,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制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就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图形量大,重组各种形体的能力就强,空间想象力也就丰富。因此,让学生在头脑中多记忆一些基本形体,是开发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个有效办法。另外,也需要多做多练多思考,才能熟能生巧。这就要求学生有更多的形体感知机会,增加表象的储存量。另外,有些事物也是难于观察到的,比如,投影法、三投影面体系等,这些原理性的抽象概念就必须凭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或创造出这些没有感知过的表象,在想象中建立相应的形象,这也是理解制图原理的必要条件。
  绘图与读图一直是制图教学的两大任务,而它们都离不开空间想象,都离不开对空间形体的分析和表达,因此培养制图能力实质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空间形体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彼此关联、相互促进的,并以空间想象能力为核心。
  
  二、创新工程图教学的实践能力培养
  
  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实际零件或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物,并对照这些实物的整套施工图纸进行阅读,在读懂图样的基础上补绘指定局部视图,从而锻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得到成功体验。这就要求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