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高职教育观的实践与思考(一)
详细内容
【摘 要】本文阐述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以及全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必须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即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和重组课程体系的目标、要求与原则;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法、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职教育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教学观。 “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学院和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与引导;主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实施一系列的改革: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教学改革;从学生道德行为、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目标。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人为本,确立尊重个性发展的质量观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其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差异性较大。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信念,依据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代教育质量观,对不同的需求确定多样化的培养规格和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尊重个性发展的质量观。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所以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必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反
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
大众化的高职教育必须确立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的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英国首相布莱尔称:“人的才干是与生俱来的,但却总是潜藏着。任何人的才干得不到开发,就意味着英国的失败。才干是21世纪的财富。任何人潜能的释放都会增加我们的财富。”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对于高职学生,我们在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中更要特别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使教学更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以上考虑,我们在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满足自主学习和就业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社会功能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对于举办大众化教育的高职院校来说更应该有这种紧迫感、责任感。通过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的三者关系,将针对性、适应性有机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