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业教育论文>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问题研究(一)

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问题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学历层次、职称、待遇、业务水平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激励机制、依靠相关政策、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积极引进人才、聘用兼职教师等措施来解决。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师资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面对新的就业形式,面对迅猛发展的科技知识,我们不仅需要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的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制造、维修、管理、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后一层次人才的艰巨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职业院校实训教师的肩上。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强调了职业院校实训教师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实训教师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高职高专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实训教师是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产学合作的重要力量,而产学合作又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最后实训教师是高职高专院校实训课程开发、实训教学教材建设的主力军。
  
  一、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学院对实训课程的管理尚有欠缺。一是理论与实训课程不成比例。压缩实训环节,提高理论教学课时量无形中压制了实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实训课程缺乏考核标准。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学效果的考核仍沿用理论教学的考核方法,只要学生参与了实训过程,完成了实训报告,一般都能取得该课程的合格成绩,至于学生是否真的锻炼了动手能力、获得了一技之长,没有一个严格的指标去考核。三是教学过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脱节,学生要想取得一张职业岗位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还要另找渠道,重新学习或参加培训。显然,上述种种现象,均背离了设置实训课程的初衷。从而导致了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习风气等一系列问题。而实训师资问题,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能否办得好,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问题,特别是实训教学师资队伍的问题。如何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实训教学师资队伍,是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实训师资的现状
  
  近年来,很多高职学院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却不够。我们对多所高职院校师资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实训教学师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训师资缺乏
  由于学校在经费上、人力上的不足,以及引进和培养渠道的不畅通,使高职院校现有的“双师型”队伍还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中要求“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应达到专业教师的70%”。而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天津市双师型教师比例只有60%左右。同时各高职院校按照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中的标准认定的双师型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的,他们缺乏真实的企业实践,专业技能仅限于“纸上谈兵”状态。如果扣除这一部分,则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只有30%左右。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虽然各院校从企业引进了一部分技术业务骨干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但这部分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普遍缺乏教育理论背景,在教育、教学技能上存在明显的不足。综上所述,由于实训教师数量更本达不到1:14这一基本的师生比要求,因此在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一名实训教师要指导几十名学生的实训,致使学生的实训演变成了自主实习,教师的监管力度不够,指导作用更无从谈起。这样做造成两个结果:1,实训教师一身轻松,但无法掌握学生实习效果;2,学生实习放任自流,真正获得的岗位所需专业技能较少。
  
  (二)实训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天津市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基本趋于合理,副高及以上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基本趋于1:1:1。但从事实训课程教学的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职称较高的教师多年来从事理论教学的较多,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训课程由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担任,或由有经验的老师带队主持,几名青年教师辅助配合完成。青年教师有较高的工作热情、能吃苦,但综合比较起来教学经验不足。实训师资队伍的职称状况与专任教师队伍的差距十分明显,表面上看是职称的差异,实质上是教学水平的差异。
  
  (三)实训师资学历偏低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学历结构偏低。据调研结果显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仅占21.28%,大专及以下占5.32%。学历的整体提升是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难点,特别是研究生乃至博士层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是提升职业教育师资层次的突破口。
  
  (四)实训师资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现有的实训教师还不能“能文能武”,也就是既能动手,又能上讲台。有些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既没有受过职业技能的专门训练,也没有工程实践经历,在专业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实训基地中缺少既精通理论、又懂技术、也会操作的指导教师,很难保证实训的教学质量。从企业引进的技术骨干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又缺乏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
  
  (五)实训师资待遇不高
  长期以来,实验室、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的辅助教学单位,从事实训教学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被认可的工作量之间存在着不相称的问题,造成与专任教师在收入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六)聘任兼职实训师资存在弊端
  兼职实训教师大部分来源比较广泛,他们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既能解决高职院校自身实训师资队伍的不足,也能弥补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缺憾,把工程中的实际做法传授给学生,他们能真正成为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补充力量。但兼职实训教师也存在弊端,他们的实训教学工作往往具有阶段性、动态性,不够稳定,加上教学方法的欠缺和对学生了解程度不够,不能象职业教师一样因材施教,而且对兼职教师也缺乏有力的考核标准,导致只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