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碟子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疗效改善情况和红细胞压积、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血沉的降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能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血流变学 苦碟子注射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病死率高。在急性发作期往往伴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而影响治疗,苦碟子注射液已被临床证实具有活血通经、改善血流动力学等作用。本文即探讨了苦碟子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者均为我科2006年12月~2007年10月因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诊断依据1980年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1〕,心功能分级依据NYHA分级。
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治疗组共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70.2±11.2)岁,平均病程(11.3±4.6)年。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23例,支气管扩张症8例,支气管哮喘3例,间质性肺疾病1例,肺结核1例。其中心功能Ⅱ级8例、Ⅲ级20例、Ⅳ级8例。(2)对照组共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72.5±12.6)岁,平均病程(10.3±4.8)年。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25例, 支气管扩张症5例,支气管哮喘4例,肺结核2例。其中心功能Ⅱ级9例、Ⅲ级18例、Ⅳ级9例。两组年龄、病程、原发病例数、心功能程度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视病情需要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化痰、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必要时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有指征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V20025449)40ml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共计1个疗程15天。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价 参考1980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综合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咳嗽症状显著减轻,紫绀明显减轻,肺部?音消失或明显减轻,心功能恢复2级,水肿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部分减轻或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无好转,或病情加重。
1.3.2 血液流变学测定 每位患者均于入院当天未用药时和用药15天后清晨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北京赛科希得科技公司,SA-5000血液流变学分析仪),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