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听力水平的训练策略(一)
详细内容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在教学中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听力 训练 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的听力实践
1.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除了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外,如问候,指示,解释练习的步骤,纠正错误,表扬等,还要用英语简单地解释词汇含义和用法、句型结构和语法现象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词汇。句子、句型和习惯表达法等进行英语组织教学,使学生易懂,注意力集中,以产生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听力水平。
2.用英语进行课文整体教学
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语言讲解和句子分析,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用听说贯穿整个课文教学过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又能营造课堂的英语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听老师讲解生词、介绍课文,做口头回答问题练习、听课文录音、复述段落或课文等。这样就使以听为基础的听、说、读贯穿着整堂课。
3.听写
听写是训练听力能力的一种好手段,它对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很有帮助,因为学生既要能听懂又要能用文字记录下来,是需要具备听力、拼写和句型结构等技能和知识的。
听写的方式可以是填词,写课文的句子、段落或课文改写、缩写等。书面表达的参考答案也可以作为听写的形式,在讲评书面表达后,让学生听写参考答案,既练听又练写,这等于让全体学生按范文重新写了一遍、更加深了讲评和纠错的印象。
二、听力训练必须循序渐进
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1)辨音练习阶段;(2)不需要记忆的辨别和选择阶段;(3)需要短暂记忆的辨别和选择阶段;(4)需要较长记忆的辨别和选择阶段。教师应分阶段按不同要求训练学生,目标明确,内容的难度由浅入深,语速由慢到快,应针对各阶段的目标和侧重点有的放矢,各个击破。按《考试说明》,高考听力测试的第一节的第1~5段对话,对话较简短,每段对话只设一个问题,可属于前面所述的第(2)阶段的听力要求,即不需要记忆的辨别和选择;第二节的第6~9段对话较长,且每段对话均设两个以上的问题,这类试题属于第(3)阶段的听力要求,即需要短暂记忆的辨别和选择;第10段是独白,有一定长度,设3~4个问题,它属于第(4)阶段的听力要求,即需要较长记忆的辨别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