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分制下中职《基础英语》“个性化考试”(一)
详细内容
摘要:学分制的实施要求考试的改革。针对中职生在英语这门课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及根据这学科的性质、特点等情况,笔者提出了中职《基础英语》实行分块、分层、多形式个性化考试的建议及设想,以期促进中职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学分制,个性化考试,分块考试,分层考试,多形式考试 。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和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与以往实行的学年制在教学目标、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职业学校须进行教育观念、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以促进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一、 学分制呼唤"个性化考试"
考试是教学本身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可以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考试的过程是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教师掌握教学目标的过程。考试在一定意义上说对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考试的方法、内容、形式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考什么,怎样考将有力地引导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引导学生向什么方向努力、怎样学习。
实行学分制的目的在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而传统考试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内容只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学生的个性很难得到体现,考试指挥棒的指向偏离了现代职业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阻碍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妨碍了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为了促进和适应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各学科的考试必须根据各学科的性质、特点、教学目标等进行改革。
中职《基础英语》是国家规定各专业均需开设的必修课。这门课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它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掌握了词汇、语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在知识基础、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学分制,中职《基础英语》必须实行"个性化考试",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使具有不同学习性向的学生能发展其特长及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几点建议及设想
(一)考试内容应全面,实行分块考试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创造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类具有八项彼此独立的智能,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着,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由此可知,每个学生都是个性化的,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就拿语言能力来说吧,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人语言拟想能力强,有的人语言理解能力强;语言理解能力强的,它的其它语言能力不一定强,相反,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他的其它语言能力不一定强,也有的学生各方面的语言能力都强的。为了使考试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试的内容必须全面,除了考查词汇、语法知识外,听、说、读、写内容都应包括其中,而且所占题量与分数比例应尽可能均衡,以使不同个体能在不同方面发挥其特长,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更充分地发挥其潜能。
在以往的《基础英语》考试中,往往只考词汇、语法知识及听、读、写能力,而"说"基本上被忽略,"说"的教学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教师和学生都把"说"的教和练置于一边,不予以重视。为了适应、促进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学分制的实施,"说"应成为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此,《基础英语》考试应包含"口试"和"笔试"两部分内容。
把词汇、语法知识及听、读、写应用能力的测试内容集中于同一份试卷是《基础英语》考试的一种惯用法。这种考法,由于受题量、题型的约束,考查的内容范围较窄,不够全面,例如,在一份试卷中只能用两三篇文章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有的擅于阅读科学性文章,有的擅于阅读历史性文章,有的......。由此可见,这样的考法不能很好地、公正地考核个性各异的中职生。笔者设想,在《基础英语》考试中,把笔试部分的内容分解为听、读、写各自独立的三个模块,语法、词汇为另外一个模块,总共分为四个模块进行考核,每一模块都安排在一份100分试卷中,在最后的考试总评分中,每模块(包括"说"模块)各占20%。
分块考试能使考查内容更全面,题型也可相应增加,更能满足个性各异的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