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定向运动与中长跑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比较研究(一)

定向运动与中长跑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比较研究(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定向运动;中长跑;高校体育教学 代写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定向运动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教育,也是传播和引导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定向运动是田径课程的拓展项目,该项目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
  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忧,学生的耐力、肺活量等指标都呈下降趋势。科学研究证明:能最有效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的运动是有氧耐力运动,如耐力跑、游泳、滑雪等。由于国情的限制,在我国开展比较广泛的有氧耐力运动主要是中长跑运动。但是,中长跑运动时,肌体经受较长时间的单调刺激,容易使人产生单调、枯燥、乏味的感觉。这就是造成我国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我国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当务之急,就是改革单一的、强迫式的中长跑教学训练方法和内容,使其具有趣味性,并使学生乐于参加中长跑练习,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兴趣。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襄樊学院大一公共体育课两个班,男、女学生各40人,总共80人。随机将学生分为男女学生人数相等的A、B两个班,A班以定向运动教学为主(实验组),B班以中长跑教学为主(对照组)。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实验前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专业知识,选取与本实验主要相关的一些指标。所选取的指标主要有基础脉率、肺活量和女800m男1000m的测试成绩。
  (2)对比实验法
  采用分组对照实验,将学生分为两个班,分别定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教学主要以定向运动为主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和心肺功能,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长跑教学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和心肺功能。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一次体育课,以学期初和学期结束时的测试数据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
  (3)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实验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1.定向运动和中长跑训练对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测试所得的各项数据。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练习后,无论是常规的中长跑教学还是运用定向教学手段,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成绩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基础脉率测试的数据可以反映出,经过有目的的教学组织和练习,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脉率有所下降。经过系统训练后,基础心率下降(心动徐缓)是心血管系统产生对训练适应的良好反映,它意味着心贮备能力的提高。心动徐缓的原因:一是与训练对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即训练使迷走神经的兴奋增强,从而使安静时的心率受到抑制;二是与每搏输出量增加有关。耐力训练可使心肌收缩性能增加,因而每搏量增加,就大大改善了心脏的工作效率,使心输出量在安静时心率下降的情况下也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安静时的心率下降,提高了心率贮备,说明定向训练和中长跑训练都能有效地增强心脏的工作能力,提高耐力水平,保证在进行运动时,可提供更大范围的心率来满足机体对输出量增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