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践与发展探讨(一)
详细内容
【摘要】 在集团化管理体制下,如何适应治理结构和体制运行的需要,优化和创新内部审计制度和体系,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简要总结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审计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探讨集团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需要重点突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审计; 实践; 发展; 探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控制与提升是一对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内部审计制度安排、内部审计控制机制的完善,是企业有效落实发展战略,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必要保证。特别是在集团化管理体制下,如何适应治理结构和体制运行的需要,优化和创新内部审计制度和体系,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与分析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是全国煤炭行业第一家以资产为纽带组建的煤炭大型企业集团,企业年产原煤7 000多万吨、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企业内部采取以“集团公司、子分公司、生产单位”三级责任中心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自2001年组建六年来,基本确立了符合集团化体制运行的审计工作体系,审计工作在企业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建立审计管理流程
集团董事会下设审计监督委员会,安排部署年度审计计划和重大事项审计,监督审计计划的完成,审核重大事项审计结果;经理层设审计部,执行董事会的年度审计工作部署,定期向董事会汇报工作进度及重大事项审计结果;内部审计部门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审计计划的分解和落实,协调指导下级审计业务,整合内部审计资源;集团审计部通过健全监督和指导程序,开展考核与评比,随时和动态掌握工作进度,保持审计工作的整体效能。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下属主要的子分公司有7个,规模建次以上单位均设立内审机构,全集团有内审机构44个、专职审计人员162人。通过建立健全审计管理流程,使分散的机构和人员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集中力量组织实施重大项目;使审计系统能保持上下一致,有序衔接,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形成了一种“计划、目标、安排、考核、总结、提升”的良好工作秩序。
(二)统一内审制度体系
适应集团内部管理需要和审计业务发展需要,依据国家财务会计政策和审计业务调整,按照“必须、适用、调整、充实”的原则,建立统一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构建基础性的制度体系。2004年7月,山西焦煤审计部组织力量全面修订完善了《内部审计规范》,形成了5大类、41个基础规范,统一了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为内部审计业务的开展、考核评比、工作质量标准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三)突出审计重点工作
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围绕集团的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合理配置审计资源,集中力量取得突破,努力发挥对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2005年以来,随着集团“十一五”规划目标的确立,企业规模扩张步伐的加快,针对形势特点,及时制定下发了《重点工程审计规定的通知》,在各层次全面推进重点工程审计工作。重点工程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关系到企业发展后劲的增强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重点工程审计通过对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变更、工程费用结算资料的核实,从立项、可研、招投标到竣工结算实施全过程的审计监督,切实对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水平,推动投资体制的深化与完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推进审计方式创新
拓展多样性的审计方式,强化对经济运行的过程监督。近年来广泛采取了审计调查的方式,充分发挥审计调查针对性强、覆盖面大、工作方式灵活等特点,在安全资金、原选煤成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煤炭地销、物资采购、改制重组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审计调查,紧紧围绕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从政策上、机制上、体制上揭示了带有倾向性、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为各级领导提供了准确的审计信息支持,提高了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丰富了审计工作的内容。
(五)提升审计工作效能
一方面引入现代审计理念,探索开展管理审计,实行审计关口前移,做到了审计的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使审计工作站在了一定的高度,审计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另一方面,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集团公司审计部全部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子分公司主要项目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建立了分层次的审计数据库,审计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加快,使审计工作效率、效果得到了提升。
(六)抓实审计项目管理
按程序严密部署安排审计项目,对每一个项目明确提出目标和考核要求,确保审计工作成效。在项目实施中,逐步由检查型向服务型转变。在开展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项目中,要求必须坚持“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的原则,通过对被审单位财务状况的核实分析,揭示内部控制和基础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要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要求必须按照“积极稳妥、客观公正、防范风险”的原则,做到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工作业绩、存在问题及应承担的责任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起一种审计监督与干部管理有序衔接的机制。
(七)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从审计工作的长远着想,建立了人员培训、学习、交流机制,加强了审计队伍建设。一是制定审计人员的年度培训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二是通过开展审计论文评比和理论研讨活动,加强经验交流,选树典型,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三是注重对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强化在计算机、安全生产、外贸等方面的培训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2007年底审计人员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到70%,中级职称人员也占到了65.4%。
综合以上特点分析,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体现了集团化的管理思路,内部审计围绕集团发展的战略和经营重心,突出重点领域,较好地体现了审计的增值型服务价值,在审计方式和手段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集团审计部充分发挥了总部调控管理的重要作用,在整合审计资源、拓展审计领域、提升工作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现代企业集团成熟的管理体系、管理手段相比,内部审计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的转型、内部审计在经营管理中的控制作用,还需进一步完善、突破或强化,甚至需要企业在制度上、机制上进行重新定位和安排,以更完善的监督调控体系推进企业决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也是我国多数集团企业在内部审计发展中需要突破的“瓶颈”。
二、集团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探讨
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要跟随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向成熟管理的更高层次转变。内部审计发展包括审计监控制度优化、审计管理流程改进、内部审计转型等多个方面。以下从三个方面就集团企业如何健全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和重点拓展方向谈谈笔者的认识,仅供参考。
(一)建立健全符合集团企业特点的审计监督机制
在集团企业中,审计监督是一种重要的监督形式,与其他监督形式相比,审计监督系统的专业性和高层次特性可以更明确地强化集团成员企业的受托经济责任,可以维系集团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相互制衡关系。如果审计监控作用弱、效率低,集团的出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难以实现整体的经营目标和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