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从“细”入手 激“活”教研(一)

从“细”入手 激“活”教研(一)

详细内容

〔摘要〕 学校应本着“从细微处做起,为生命发展奠基”办学理念,切实做到把学校作为研究基地,发挥各个教研组自身优势,将教研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工作情境中,使教研组活起来。本文从组织、内容、途径与方法等方面做了积极探讨,概括起来为“四让四抓”工程。?
  〔关键词〕 骨干教师 课堂教学 专业发展
  
  一所学校的成功并不仅在于它有多么漂亮的外衣,而在于它有多少爱教育、爱孩子、爱学校的好教师。我们学校并不要求每个老师都卓越,但希望每个老师都能冲击卓越、追求卓越。我们凭借着“校本教研”这一平台,凸显“从细微处做起,为生命发展奠基”办学理念,切实做到把学校作为研究基地,发挥各个教研组自身优势,将教研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工作情境中,使教研组活起来。我校从组织、内容、途径与方法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概括起来为“四让四抓”工程,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四让”:即让骨干教师亮起来,让青年教师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教师自身灵起来。
  让骨干教师亮起来:骨干教师是学校校本教研中的中坚力量,继2006年9月我校开始启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程。首先进行申报,然后申报者进行述职演讲,要简明扼要的介绍近两年以来的在教育教学上所做的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并下决心在教学中勇做探索者。全校教师根据申报者的情况进行投票,产生新一轮的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产生的骨干,要制定详细的个人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结合个人的专业及特长开展教育教学指导活动,上公开课、指导课、参与评课、研究日常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骨干教师“带徒弟”,实现骨干数量滚雪球式发展。在教学成效、责任感教育等方面,他们都走在前头,是学校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校本教研引路人。我校通过“引路子”“架梯子”“压担子”等多种形式,真正地发挥他们的带头、辐射作用。
  让青年教师动起来: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提高他们的理论功底,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讨论会,给青年教师提供讲台,引导他们不断钻研教学业务,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在辩论中发生思想的碰撞,由此迸发智慧的火花。我校采取了以下高效的活动形式:
  1.青年教师读书报告会。我校每学期都布置教师读书作业,两个月左右组织一次青年教师读书报告会,由每位青年教师向全体教师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这样既是给他们一次汇报的机会,也是给他们一次锻炼的机会。
  2.青年教师学术交流活动。活动主要以案例讨论为主要形式,做到定时、定题、定员;每次活动均围绕一个案例展开讨论,进行剖析、阐述,每次都由一位主讲人提前将材料下发至每位青年教师手中;活动时全校青年教师人人参加,人人发言,人人交流。在交流中要求参与者做到:有明确的理论依据――说得清;有具体的理论指导――联得上;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提得高,并要求教师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缩短了青年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