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对策(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职业成熟度 应届大学毕业生 职业决策
论文摘要:使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职业成熟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从提高职业能力、端正职业态度、培养职业精神三个方面来提高其职业成熟度,以期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有所帮助。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加大,劳动力市场矛盾日益凸显,批量同质化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涌向社会,用人单位却因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不足而难以获得适合岗位的人才。作为应届毕业生快速提高职业成熟度,及时转变角色迅速融入职场,是成功就业的关键。
一、职业成熟度的内涵
Betz认为职业成熟度是个体掌握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的相关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做出与其自身相适宜的职业决策的一种准备程度,是衡量职业发展水平的尺度,如果一个人能根据自己心理特点以及职业(或专业)的要求,将二者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匹配,做出职业选择,采取客观可行的措施,最终获得职业,则表示其职业成熟度较高,反之就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反映了个体的知识技能水平、对工作的认知和态度,以及进行职业决策及解决职业问题的能力。Crites于1978年提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职业成熟模型,该模型包括卷入、取向、独立性、确定、妥协、自我评估、职业信息、目标设置、规划和问题解决10个维度,此模型成为广泛应用的职业成熟度问卷的结构基础。
Crites进一步指出青少年职业发展水平体现在职业选择内容和职业选择过程两个方面。职业选择内容包括职业选择的一致性和现实性。所谓一致性是指在不同的时间,个人所选择的领域的职业稳定性;所谓现实性是指个人的特点与所喜欢的工作环境是否匹配。职业选择过程包括职业选择能力和职业选择态度。其中职业选择能力主要指与个人获得职业信息、进行职业规划并作出明智的职业决策的能力,具体包括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目标筛选能力、职业规划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职业态度主要反映在职业决策的确定性、职业决策的卷入度、职业决策的独立性、职业决策取向、职业决策的妥协。
二、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分析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运用同属东方文化的韩国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修订版)作为调查工具,对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职业参照六个测量维度进行调查,同时结合访谈法进行深入研究。调查对象是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七所高校随机抽取共324名2008年应届毕业生。其中男生171名,女生153名;按专业划分,理工类78名,文科类54名,财经管理类104名,师范类52名,农学类36名;按生源划分,城市93名,城镇129名,农村102名。
2.现状分析
调查记录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近五成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在就业态度上表现的较为消极,没有明确的择业目标。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一部分毕业生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对未来能否从事自己理想的职业表示忧虑;还有一些毕业生,在面对多个就业机会时,缺乏目标筛选的能力,造成他们即使找到工作,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而频繁跳槽,缺乏职业选择的稳定性。
其次,对企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掌握不足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使他们在求职时缺乏信心,这给他们进行择业并最终获得职业造成了困扰。
第三,毕业生特别注重用人单位的薪酬待遇、福利政策和晋升空间。注重福利政策和晋升空间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负责,是职业成熟的表现。但是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过高,反应了他们的功利性比较强,职业选择内容缺乏现实性。第四,多数择业的自主性强,不太依赖父母及亲友的观点。调查结果显示,大多独生子女比其他被试倾向于参考父母亲友意见,说明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他们择业更加谨慎,但同时也反映出独生子女决策独立性不足。
第五,在德才方面,大学生更注重“才”,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没有对“德”足够重视,这与企业的用人观相矛盾。最后,大部分应届毕业大学生职业参照不足,缺乏主动咨询相关就业指导问题和通过职业测评充分了解自己的意识,同学之间也缺乏分享交流信息,因此在进行职业选择和决策时,会由于信息不充分而屡受挫折。另外,他们在面临就业困难时所表现的态度、意志不够成熟,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够得当,缺乏排除各种阻碍的能力,从而直接导致了择业的成败。
三、提高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的措施探讨
1.提高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适应和胜任某一职业所需要多种能力的综合,分为一般能力和核心能力。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核心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就业竞争能力,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根本动力。职业核心能力是适应个体特性与专业优势而获得的持续竞争能力,是他人不能模仿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要求人才发展的高度个性化、专业化。
高水平的职业能力是成功就业的前提,但是调查表明有一半大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专业理论掌握不扎实,缺乏基础操作技能,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在毕业之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寻找各种机会提高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是顺利就业的保证。另外德才兼备是企业录用人才的标准,而且德比才更重要,因此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