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九年级物理教案>2015中考物理微专题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复习

2015中考物理微专题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复习

详细内容

微专题五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一、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
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分三种情况:
1.理想情况:不计动滑轮重力、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即W额=0,F=G物n,η=1,Gh=Fs。
2.半理想情况: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即W额=G动h,F=(G物+G动)n,η=G物(G物+G动)。
3.实际情况:考虑动滑轮的重力、绳重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题目没有说明,表明要考虑),即η=G物Fn,F=G物nη。
【例】(2013,荆州)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当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100 N时,能匀速提起重力为240 N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力为多少?
(2)若绕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 N,则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多大?
【解析】(1)不计绳重和摩擦,知道拉力和物重的大小,利用F=13(G物+G动)求动滑轮的重力;
(2)已知绕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根据F=13(G物+G动)求出能承受的最大物重,再利用η=W有用W总=GhFs=G3F求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答案】(1)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
所以F=13(G物+G动)
即100 N=13(240 N+G动),
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60 N。
(2)因为绕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 N,
所以F最大=13(G最大+G动)
即200 N=13(G最大+60 N)
G最大=540 N,
则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G最大3F最大=540 N3×200 N=90%。
【对应练习】
1.(2014,重庆)工人借助如图所示的装置,在20 s时间内将重为700 N的货物匀速提升了4 m,已知他对绳子的拉力为500 N。该过程中,工人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0%,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200W。


2.(2013,佛山)如图所示,物体A在大小为10 N的拉力F作用下,以0.3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不计滑轮与细绳的摩擦及重力),若物体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1 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 W
B.物体B的质量是2.7 kg
C.物体B上升的速度是0.1 m/s
D.物体A运动1 s,则物体B克服重力做功3 J
3.(2013,襄阳)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货物,已知动滑轮重30 N,货物重360 N,上升速度是0.3 m/s,拉力F的功率是180 W(不计绳重)。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货物上升3 m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1)1 s内货物升高的高度h=0.3 m,W有=Gh=360 N×0.3 m=108 J,W总=P总t=180 J,η=W有W总=108 J180 J=60%
(2)货物上升3 m的时间t=hv=3 m0.3 m/s=10 s,W总=P总t=180 W×10 s=1 800 J,W有=Gh=360 N×3 m=1 080 J,提升动滑轮做的功W动=G动h=30 N×3 m=90 J,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W总-W有-W动=630 J
二、利用滑轮组水平拉物体
利用滑轮组水平拉物体,此时克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与物重、滑轮重无关;将上述公式中的G物换成f就行了。

理想情况:W有=fs,F=fn;
实际情况:η=fFn,F=fnη。
【对应练习】
4.(2014,德阳)如图所示,在20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200 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80%__;若物体的速度为0.2 m/s,则1 min内拉力做的功为__720__ J。

5.(2014,泰安)一辆质量是3.5× 103 kg的汽车不慎陷入泥泞地面,汽车司机组织人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是1×103 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求:

(1)拉力F做的总功。
(2)有用功为多大?
(3)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解:(1)当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 m时,绳子末端移动6 m,根据W总=Fs=1×103 N×6 m=6×103 J
(2)根据η=W有用W总,W有用=ηW总=90%×6×103 J=5.4×103 J
(3)W有用=F拉s车,F拉=W有用s车=2.7×103 N,由于车匀速运动,所以车受到的阻力f=F拉=2.7×103 N
6.如图甲所示,重为16 N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5 s内匀速运动了0.5 m。拉力F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己知动滑轮重0.5 N,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f为物重G的0.25倍。求:

    甲          乙
(1)拉力F的功率。
(2)拉力F的大小。
(3)克服绳重及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
解:(1)由图象可知,5 s内拉力F做功2.5 J,拉力做功的功率P=Wt=2.5 J5 s=0.5 W
(2)由图象可知,s=2h,绳末端移动速度v=2v物=2×s物t=2×0.5 m5 s=0.2 m/s,做匀速运动时,由P=Fv得F=Pv=0.5 W0.2 m/s=2.5 N
(3)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W动,由于物体A做匀速运动,拉力F′=f=0.25G=0.25×16 N=4 N,则克服绳重及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为W额外W总=W总-W有-W动W总=Fs绳-F′s物-G动s物Fs绳=2.5 N×2×0.5 m-4 N×0.5 m-0.5 N×0.5 m2.5 N×2×0.5 m=110

三、利用斜面提升物体
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分两种情况:
1.理想情况:不考虑机械自重和摩擦,沿斜面拉上去所做的功Fs等于直接搬上去所做的功Gh,即Fs=Gh。
2.非理想情况:考虑机械自重及摩擦,W有=Gh,W总=Fs,W额=fs,η=W有W总=GhFs。
【对应练习】
7.(2014,呼和浩特)已知斜面倾角为30°,斜面高为2 m。小兵同学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400 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300 N,绳重不计。求:

(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
解:(1)W有=Gh=400 N×2 m=800 J
(2)η=W有W总=W有F•2h=800 J300 N×2×2 m=66.7%
(3)W额=W总-W有=1 200 J-800 J=400 J,则f=W额2h=400 J2×2 m=10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