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九年级数学教案>中考数学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

详细内容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线段、直线、相交线、平行线、角的定义及定理,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教学重点:有关概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
1.直线、线段、射线:
名称端点个数特 征图 形表示及读法 度量
直线无可向两方向无限延伸直线AB或直线BA
射线一个可向一方向无限延伸射线OA
线段两个有一定长度可度量线段AB或线段BA
2.直线、线段公理:
(1)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直线性质: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3.角
(1)角的两种定义:
①有公共顶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可以看成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2)角的分类:(按大小分)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角的度量、比较及运算。
(4)角的特殊关系: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对顶角。
相关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
对顶角相等
4.相交线
(1)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这八个角有三种位置关系同位角;②内错角;③同旁内角。
(3)垂直:
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两点之间的距离、点与直线的距离:
①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②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5.平行线:
(1)定义
(2)平行公理: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不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平行线判定与性质。
6.面:
多边形:由线段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可分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7.体:
(1)分类:{
(2)多面体:
定义:面是平的面的立体图形。
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
二、例题分析:
例1:(1)要在墙上钉牢一个钉子,至少要几个钉子?为什么?
(2)影子是因为光是沿 传播。
(3)见右图,由点A到点B,哪一条线路最短?为什么?
例2:作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几个交点?若四条直线呢?
变化:作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若四条直线呢?若五条直线呢?若六条直线呢?若n条直线呢?
例3:如图,共有几条线段、射线?
例4:已知:P是AB上一点,M、N为PA、PB的中点,O为AB的中点,
求证(1)MN= AB,(2)AP2-PB2=2AB•OP。
例5:计算:
(1) ;(2) ;
(5) 与25.180相等 吗? = 度 分 秒。
(6)8点4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度。
(5)已知一个角的余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3倍小 ,求这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
例6: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OE、OF平分∠AOC、∠BOD,
(1)求证:E、O、F三点共线;
(2)若∠BOC=3∠AOC,求∠BOE。
例7:如图,∠BEDC=∠1+∠2,求证:AB∥CD。
三、作 业
1、在放大镜下,一个角变大了吗?
2、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特殊角?
3、计算: ;
4已知AB、AC是同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MN分别是AB、BC的中点,AB=12┩,BC=3┩,求线段MN的长。
5、已知 、 是两个钝角,计算 ( + )的值。甲、乙、
丙、丁四位同学算出了四种不同的 答案分别为240、 480、 760 860 ,其中只有一个正确,则正确的答案是

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垂直于AB于点O,OF平分角AOE,角1=150 30分,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角2=45度 B 角1=角3
C角AOD与角1互为补角 D角1的余角等于75度30分

7、如图,AB平行于CD,EG平分角BEF,角1=50度,求角EGF

8、根据以上各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
9、 求证: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反证法)

四、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