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盐的化学性质
详细内容
初三化学
备课时间备课地点接待室参加教师金水凤、王红军、赵坤缺席教师无备课内容《自然科学》第六册第一章第四单元:盐的性质备课过程学生基本知识情况分析1、 学生在学习过第五册、第六册前面的几节后,对金属的活动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酸、碱的分类和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对本单元中盐的分类和化学性质的掌握。2、 学生的生活常识,对课本中提到的盐和生活中吃的食盐容易混淆。3、 盐与金属反应的知识点中,盐必须是溶液、金属单质必须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金属除钾、钙、钠、钡之外是学生较容易忽略的问题。4、 铁元素的变价问题,对于特别是中偏下的同学还需要巩固。5、 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之间的反应两者都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目标达成度等)一、一、基本内容1、 重点: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盐的化学性质。2、 难点:盐的化学性质;爱国主义和辩证观的情感体验与升华;对学习方法的培养,特别是强调学习对比的实验方法。3、 目标:1)掌握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来判断盐与盐、盐与酸、盐与碱之间能否反应2)了解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3)会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金属能否跟盐溶液反应。4)记住盐的化学性质,会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量变到质变的具体事例,初步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6)通过铁与硫酸、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实验的分析,使学生树立外因和内因辩证统一的观点;使学生逐步体验到物质、条件、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普遍性。重点课时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不够可另附纸)§ 盐的性质教学目的 知识:掌握盐的一些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用途;可用盐溶液来制取单质的金属,巩固掌握制酸、制碱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化学计算的能力。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物质的共性与个性及其它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依据事实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盐的化学性质。
[提问]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找出盐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一)盐(溶入水或溶入酸)+ 酸― 新盐 + 新酸―是常用的一种制酸方法。AgNO3 + HCl― BaCl2 + H2SO4―
CaCO3 + HCl― NaHCO3+H2SO4―
[讨论] 这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小结] 盐必须能溶入水或溶入酸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Ba(OH)2+Na2SO4― FeCl3 + KOH ―
[小结] 盐和碱必须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
(三)金属 + 盐(可溶)― 新金属 + 新盐
[讨论] 金属跟盐的反应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小结] 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金属跟盐不一定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跟金属的活 动性有直接关系。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 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以H为界限)。
注意:反复强调“盐溶液”,即盐必须可溶。
[提问] 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把排在他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吗?
[观察] 未见有红色铜出现。
[讲解] 不要用K、Ca、Na、Ba去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Na + H2O ==NaOH + H2↑
2NaOH + CuSO4==Cu(OH)2 ↓+ Na2SO4
[小结]盐与金属反应的条件:盐必须可溶,单质金属必须比盐中金属活泼,单质金属除K、Ca、Na、Ba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从性质(2)可以看出盐中的金属离子可与碱中的OH―结合生成新的碱。
实验2、BaCl2 + Na2SO4 ―
[观察] 实验1、2都有沉淀生成。(独立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盐(可溶)+ 盐(可溶)―新盐+新盐
[讨论] 此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小结]两种盐必须都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
(1)、金属 + 盐(可溶) 新金属 + 新盐
Zn + CuSO4 ==ZnSO4 + Cu
Cu + Hg(NO3)2 ==Hg + Cu(NO3)2
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要用K、Ca、Na 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2)盐 (溶入水或溶入酸) + 酸 新盐 + 新酸
AgNO3 + HCl==AgCl↓+ HNO3
BaCl2 + H2SO4==BaSO4↓+ 2HCl(3)盐(可溶) + 碱(可溶) 新盐 + 新碱
CuSO4 + 2NaOH ==Cu(OH)2↓ + Na2SO4
FeCl3+ 3KOH ==Fe(OH)3↓ + 3KCl(4)盐(可溶)+ 盐(可溶) 两种新盐
AgNO3+ NaCl ==AgCl↓ + NaNO3
BaCl2 + Na2SO4==BaSO4↓ + 2NaCl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物:必须可溶(包括可溶入酸)
(2)、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3、NaCl + KNO3 ― 4、Mg(OH)2 + CuSO4―
5、BaCO3 + HCl ― 6、Ba(NO3)2 + MgSO4 ―
[课内练习]书P16、P17
附:[课外练习]:
[1][2]下一页
猜你喜欢
- 分类
初中一年级作文初中二年级作文初中三年级作文初中书信应用文初中童话作文大全优秀想象作文中学想象作文范文初中想象作文大全考试中考作文素材描写气象的素材描写季节的素材自然风光的素材描写景观的素材名胜古迹的素材动物植物的素材生活用品的素材交通工具的素材描写人物的素材描写活动的素材初中作文指导作文教学家长谈作文日记作文七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电教八年级语文电教九年级语文电教七年级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九年级数学教案七年级英语教案八年级英语教案九年级英语教案七年级政治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九年级政治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教案九年级历史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八年级地理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八年级生物教案初中音乐教案初中体育教案初中美术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初中科学教案中学主题班会初一主题班会初二主题班会初三主题班会品德教育主题儿童节主题班会毕业主题班会开学主题班会节假日主题班会语文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政治教学反思历史教学反思地理教学反思音乐教学反思美术教学反思信息技术反思科学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理论七年级上语文参考七年级下语文参考八年级上语文参考八年级下语文参考九年级上语文参考九年级下语文参考
- 排行
第一册 溶液
水的净化
化学教案-氢气实验室制法
2013年九年级化学全册单元考点知识总结(新版人教版)
第一册水的三态变化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2014中考化学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1)酸及其性质复习学案
第一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2016年中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册4-1常见的盐
中考化学实验必考四个知识点
几种常见的酸:盐酸
化学造福人类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O2、H2、CO2、CO、C)
第二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学案有答案
化学教案-第一章 空气 氧
化学教案-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1课时)学案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学案(含答案)
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汇总
第一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化学教案-分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分子组成与结构)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